高教参考
高校研究生培养研究专辑
淮阴工学院高教所主办 2022年第3期(总第62期)2022年9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对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输送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关键作用。当下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需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着力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期高教参考以“高校研究生培养研究”为主题,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与实践,期望对学校构建研究生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l 顾永东,刘兆星,陆颖: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l 张建国,季甜甜: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
l 颜廷锴:“双一流”背景下导学关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l 赵涛,宋省身,邓劲生:“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l 张君博:研究生自我发展与人生境界培育探析
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顾永东,刘兆星,陆颖,摘自《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第04期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而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培养规模最大、覆盖领域最广的专业学位类别,对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输送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关键作用。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工程应用研究能力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这要求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走产教融合道路,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促进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国内学者从诸多视角对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研究,如有学者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特色化产教融合系统;构建了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的教学模式;实证检验了产教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存在直接和间接影响。也有学者从产教融合实践角度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策略,如改革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产教融合模式;构建双层次螺旋协同工程硕士创新能力提升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多主体协同打通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壁垒,实现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已成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但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行业企业与高校割裂问题仍然较为严重,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远未成形,如何进一步探究并优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产业学院是近年来各高校教育组织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研究和实践发端于职业教育,随着政策的推进逐渐转向本科层次应用型高校。目前各地、各高校陆续探索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如福建已建立近40所产业学院,其覆盖了化工、汽车等多个行业;江苏有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30个,涉及举办高校25所;湖南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将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多方共赢。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直接面向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将高校、行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专业资源与要素有效整合,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开发,最终促进高校、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的协调发展。针对产教融合痛点,本研究以产业学院为突破口,探索产业学院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路径,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实现产教有机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动因
产教融合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途径,然而实践中产教融合程度的不够严重影响了实际育人效果。
(一)融合广度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多还是停留在到企业走访调研、共建实践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提供企业实习机会等局部环节的融合上,未能有效覆盖培养全过程。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看,我国虽然已实行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分类考试、分类招生,但是分类选拔的标准往往没有行业企业参与,没有从行业企业需求方视角对学生职业发展潜力进行判断。从培养方案制定看,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本都是培养单位自行制定,虽然也考虑了课程和实践等环节要求,但是没有结合行业企业实践从需求方提出培养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很难落到实处。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基本都是培养单位自行制定,由培养单位的教师讲授,这可能导致课程内容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过程脱节。同时,课程教师自身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否掌握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是否了解产业需求等,也会影响课程教学效果。行业企业在这一环节多是为学生开设一些讲座,很少能参与到培养单位的课程建设中去,更谈不上参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合作开发。从评价机制看,国家虽然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政策方案中多次提出专业学位论文可以多元化形式呈现,但实际上高校以技术方案、调查报告等多元化形式开展工程专业学位评价的比例非常低。另外,相对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进行了完整的衔接,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体系之间还存在较大程度的脱节,仍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衔接关系。产教融合未能有效渗透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招生、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评价等环节,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实效。因此,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推进产教融合有效覆盖从招生、培养到评价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落实培养环节要求,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探索产业学院助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之一。
(二)融合深度不够:企业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高校和企业是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主体。在培养过程中,两者的融合在某些环节上虽已进行,但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企业的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融合深度不够。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看,近些年“双师型”导师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的覆盖面逐年提升,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有指定的校外产业导师。但是校内外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上合作的深度严重不够,多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靠校内导师的指导完成学习研究过程,有些校内导师自身并不参与校外产业导师所在单位的项目,和校外产业导师没有深度合作。理论学习指导、实验指导和实习实践指导等不能深度融合,会导致学生的研究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从实习实践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的比例还比较低。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学校安排的实践基地实践的比例仅为10.5%,在五类专业学位中是最低的。这说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实践环节的产教融合还停留在形式上,融合的深度远远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实践基地或实践平台数量不足有关,企业参与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校实践平台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参与实践的要求。另一方面与实践平台上双方的参与度不足有关,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双方均没有提供在真实生产线上的实地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促进企业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强化实践平台建设,保障实习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是探索产业学院助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另一动因。
二、产业学院: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利益共同体
产教融合属于政府基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改革行动,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或意见等形式将其作为国家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深化产教融合进行了顶层设计。产教融合的制度管理主体是政府,遵循自上而下的行政逻辑。政府希望通过产教融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高校作为由政府主管的在既定政策框架下运行的组织,已经形成了依附于政策制度办学与发展的路径,因此在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上是积极响应的。但是高校的行为多半是被动地在上层制度的外力驱动与规定下产生,按照产教融合政策的总体安排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生动力不足。对产教融合积极性高的高校,受自身资源条件限制,在经费支持、平台和基地建设、校企深入合作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现实困难。作为主体另一方的行业企业,在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推进产教融合的今天态度仍然不明朗。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有其利益诉求,要计算自己投入的成本能否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收益。如果高校的供给能力和行业企业高层次产教合作的需求存在差距,或者行业企业成本投入过大而收益不确定,那么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要打破产教融合中面临的困境,关键在于满足产教融合各方的利益诉求,构建包含产教融合各方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学院正是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构建共建共管共享利益共同体的有效路径。
产业学院是指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以企业的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为对象,以实体或虚拟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专业教学实体。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下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产业学院是各大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转型路径,其根本是人才培养载体的创新。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产业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中有其鲜明的优势。一是有助于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产业学院是一个由支持其功能和生存的各种过程维持的有机体。与传统封闭教育模式相比,产业学院能够有效整合学校与行业企业等各方资源,在政府、市场、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构建起一个闭合的生态圈,促进资本流动和成果转化的持续性发展。二是有效激发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参与动力。在产业学院办学模式中,高校和行业企业不再是传统的供需方关系,而是并行的主体方,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共同目标使得双方都有积极参与的动力。高校协同行业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共性核心技术创新以及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从教学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不断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在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并将成果投入行业企业进行转化,为行业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三是管理体制上更具有灵活性。产业学院是多元主体协同下形成的共建共管组织架构,在治理模式上采用理事会、管委会等形式,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需的人、事、财权,为打破产教融合中校企之间协同性不足困境、提升两者协同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产业学院使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各方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共同谋划产业学院发展,对产业学院进行共同管理,共享信息和资源,共享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带来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是提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
三、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创新
产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力助推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持。本文以N大学产业学院为案例,通过对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具体分析,探索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 N大学产业学院基本情况
2018年,N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同谋划建设产业学院,以当地“两新一高”(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为发展重点,以相关产业园区载体为依托,着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发展,打造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产业链完备的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的新兴高地。N大学分年度源源不断地向产业学院输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教师资源,同时从当地吸纳科技人员成为产业学院的产业教授,校地共同凝练攻关目标,开展有组织、长周期、持续化的融合合作。
(二) 创新举措与成效
N大学产业学院聚焦解决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割裂等问题,着力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平台保障上进行创新,以有效推进产教深层次融合,为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N大学产业学院在治理结构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多方合作的管理体制,旨在实现在研究生培养、非学历进修培养和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学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技术检测和评测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1.构建全过程产教融合机制。一是构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层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一方面,Z市积极向N大学输送优质生源,对N大学在当地的招生工作予以支持;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当地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专业培训、学历教育等服务。另一方面,学校以多种形式向当地输送优秀人才,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当地开展服务和创业;当地支持属地大型企事业单位到学校开设人才招聘会,积极配合学校在当地建立相关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在Z市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支持。在这样的联动机制牵引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就业将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统一。
二是构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度参与产学研互动机制。N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学科优势,鼓励和组织有关专家为Z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要热点问题、重点工程、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服务。学校定期向Z市推介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和信息,支持和帮助当地引进学校和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及优秀人才团队。Z市每年征集相关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项目,委托学校开展攻关或共同研发。双方推动学校的优势技术力量和地方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合作,共同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将以产业学院建设双方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目标,系统、全过程参与创新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根据当地培育引进新型产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的要求,产业学院作为发挥所在学科专业科技资源优势的主力军,参与培育对区域经济和学校科研都有显示度的重大项目。
三是营造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套政策软环境。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业学院建设双方支持并鼓励N大学国际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Z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并鼓励当地企业、区镇与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发展;支持并鼓励学校专家教授到当地创新创业;双方联合推荐申报国家、江苏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Z市对学校在当地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支持学校专家教授到当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学校优先选择、聘任符合相关条件的当地高层次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为产业教授;Z市在学校设立政府奖学金等。该系列配套政策将切实提高产业学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导师的吸引力,最终高效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高质量发展。
2.搭建全过程产教融合平台。一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复合教学平台。N大学产业学院为实现科研育人和产业育人,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及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搭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专业技能和产业知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由人才资源部对接,聘请本市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产业学院担任产业教授;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产业学院培养的人才在当地就业落户。
二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研融合实践平台。N大学在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相关学科与Z市相关企业对接,聚焦企业需求,采用目标导向进行产业技术研究,充分实现科研与产业的同频共振,为后期的成果转化奠定基础。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产研融合实践平台深度参与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攻关,有效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拓展自身研究深度和广度,并切实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能实训平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同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N大学产业学院以学校优势资源结合企业需求,打造精品实训项目,建设化工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培训高层次企业技术人员和工厂操作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该平台的学习实践能有效解决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同质化问题,切实做到与相关企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全面接轨,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教学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创新优势。
四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业技术孵化平台。N大学与Z市共同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开发孵化平台,用于相关企业技术开发的放大实验。通过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中试放大研究,并进行产业化论证,相关成果优先在本地转化,同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相关产业技术开发和孵化提供前瞻性实践锻炼机会,使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充分积累和提升未来从事产业化实践所需的经验和能力。
四、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的实施建议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国家实施的创新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支撑。高校应把握机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服务能力。产业学院是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将原先“百舸争流”的分散式改革转为“远洋战舰”的集成式战略,形成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未来保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路径之一。高校联合企业建立由教学到实践、校内到校外全方位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能为高校高层次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借鉴,促进相关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对我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N大学产业学院实践走出了一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路径。产业学院集政、产、教、学、研建设为一体,打破以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高校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之初就围绕产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培养,使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充分向上下游延伸,让高校的优势学科与地方的产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结合N大学产业学院实践,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共建课程体系
产业学院模式下,高校应主动转变角色,引导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关注行业最新发展前沿,使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能直接与产业需求对接。高校通过开设工程设计课程、案例教学课程、职业资格衔接课程、技术前沿课程以及研究生自主学习课程,将示例、实训、实验、见习等多种方式以及场景交替运用,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推动学生专业知识向实践技能的充分转化,促进知识链从校内到校外的有效延伸。
(二)共建交叉学科
产业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新产业发展并存,多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产业学院应顺应趋势,培养跨学科特色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支撑区域发展。针对高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只研究本学科领域问题的情况,高校要依托产业学院,由学术带头人构建跨学科平台;依靠交叉学科科研团体共同协作建设跨学科集群,实现不同学科优势互补,突破固有思维,推进创新性、交叉式、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要以优势学科为主,鼓励新兴学科、人文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创新交融,以“优势学科主干课程十其他学科必修、选修课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宽广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共建导师队伍
对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强化“双师制”的师资培养与协同指导,是解决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更有利于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中,为确保校内学术导师与校外企业导师的协同合作,高校可由学位点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负责校外导师评选聘任工作。高校可先让校内导师与学生进行双选,再由校内学术导师为学生推荐校外企业导师,特别是推荐与学术导师存在合作项目或研究方向较为一致的校外企业导师。校内外两位导师应事先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并明确分工,确定各自的职责。校内导师要负责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给予解答,指导学生完成各项校内学习任务;校外导师要熟悉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尽可能提供与其专业相一致的实习情境,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授实务课和开展实践应用指导。
(四)共建产学研协同平台
平台打造是产业学院助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深度融合的重点,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与政府共建校外研究院。高校应与面向地方需求的校外研究院合作,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场所,充分锻炼研究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通过政府支持来实现各方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政府引导、学校共建、市场化机制体制的探索,高校要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作用,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各方密切合作、协同推进校外研究院建设的格局,促进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地生根。校外研究院专业化程度高,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可精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自适应性以及综合能力。二是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高校应利用企业的创新资源,把产学研基地建在企业,将经营实体与教学实习基地合二为一,为企业提供潜在的储备员工。企业直接根据市场动向将需求发包给基地负责人,负责人组织基地研究人员开展技术攻关,为高校提供潜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取得的成果直接就地转化,输送给企业,形成校企协同创新闭环,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三是与行业企业联盟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引发企业主体在各个方面的调整,企业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正逐步扩展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共同组成行业企业联盟或者集群,成为一种介于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有效的中间组织形式,其发展对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影响巨大。高校要主动协同联盟或者参与集群建设,协调多利益主体关系,与行业企业联盟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路径更加普适化、合群化,通过联盟或者集群寻求更加广阔的合作天地。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研究
张建国,季甜甜,摘自《大学教育》,2021年第01期
目前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对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浪潮,对应用型研究生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措施。产学研相结合就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已达1000多所,占高校总数的90%,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达47万人,全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总保有量超过1400多万人。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成为一直困扰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题。不断扩招研究生但相关师资力量没能够及时补充,一名导师带多名研究生,导师自身承担项目不足以支撑研究生的课题研究,致使一些研究生处于放养阶段,出现学生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创新度不高、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因此要及时推行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教育,培育高质量、富有实践能力的研究生队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高水平应用型高校,重视通过不断深化与企业合作,培育更多更优质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应用型人才。
一、优化应用型研究生课程体系
由于研究生培养方向从之前的注重知识积累转变为注重能力提升,从之前的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也应该随着研究生培养方向的转变而转变。因为应用型研究生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应用知识与能力为核心。课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课程内容与应用性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要注重实践教学,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电子专业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其核心基础理论课包括弹性力学分析与有限元、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检测技术、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数值计算等。在方向课程设置上,拟针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特色增加现代表面工程技术、现代切削理论及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及应用等应用性强的课程。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聘请工程背景强的优秀教师主讲相关课程,还请一些有过留学经历或者有过企业工作经历或者是在某一个行业做出过突破性研发贡献的教师给研究生作讲座,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工业博览会,让研究生在拓宽眼界的同时了解行业动态。这就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能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突出应用知识的教学。但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研究生目前的课程体系还需在某些方面进行优化,解决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需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企业生产实际所需人才类型为目标,以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研究。这种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发挥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这门研究生课程要求学生三人一组,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做出能够改善身边某个事物且实际有用的产品。这一实践锻炼了研究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研究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习了如何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提高实践教学比例
要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工程技能。对于研究生来说,课程学习只占科研生活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是做课题相关的研究,课题研究离不开实验数据的支撑,但是目前实验条件的改善速度滞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大速度;机械类很多实验设备庞大、操作复杂,但没有专业的实验指导员;现有的实验类型单一,只是一些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谈不上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研究生的实验搬到企业工厂,使企业闲置的设备可以发挥新的用途,使学校弥补了实验设施的不足,使研究生可以在做理论研究的同时通过实操做出实物,完成实验,得到具体数据,而不再是纸上谈兵或者仅仅是仿真而已。
(三)与时代发展同步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上增加一些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设计以及互联网思维。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不落伍,不掉队。课程体系的更换意味着需要引进高科技人才,通过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和组织教师定期进行进修,再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的形式与研究生一起交流探讨前沿科技。
二、完善应用型研究生的实习实践环节
国外大学生的实践形式丰富多样,我们国内也积极吸取国外好的、先进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教学。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很多研究生课程就加入了研究生课堂展示的内容,要求研究生用自己制作的PPT跟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研究生总结提炼知识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对这门课程的一个实践学习。但是光靠在课程里加入一点实践内容还是远远不够的,研究生在三年的研究学习时间里,需要走进工厂,了解机械工作原理、工厂的工作流程,做到在论文写作中有理有据,立足当下实际来进行创新。课外实习实践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开展:一是根据学生的课题方向安排相应的实践学习,形式有参加相关比赛,购买相关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二是学校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和参观工业博览会,让学生在参观各种工业设备过程中了解先进的设备及其相关知识,为撰写论文的创新点打开思路。三是让学生通过学校定期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学术论坛上分享交流的实践经验来了解科技前沿情况。研究生的学习教育来源不局限在校园、在课堂、在导师,而是可以走出校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式
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包括技术开发、共建研发实验室、人才联合培养、科技资源共享、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开发即通过与高校签订技术开发协议,发挥高校的人才云集优势,助力企业攻克技术开发难关。企业可以在与高校的技术开发合作中解决自身的技术难点,高校也可以通过解决企业技术难点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企业选择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具有或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其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这个实验室或研发机构是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市场。二是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节省企业研发人员,企业只需要投入研发经费,构建“人才+资金”的产学结合模式。三是实验室的独立运营有利于对研发成果以及知识产权利益等问题进行统一分配。共建研发实验室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形式,一旦实验室可以独立面向社会运营,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操学习,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室实习成绩选择优秀人才进企业工作。产学研结合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健全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机制以及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包括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产学研有以下几个优点:对企业而言,可以解决企业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扩充企业的人才储备;对高校来说,可以让学生充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也使高校的人才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社会发展实际,是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重要方向。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中需要大量的科研论文以及前沿技术文章,但是其自身资源非常匮乏,企业与科技资源丰富的高校进行产学合作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建立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这要求高校有先进的科学实验设备,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它是产学研结合的高级模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对上述几种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具体分析,立足当下实际情况,在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上已经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的教研室与萨姆森涂层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新弧源涂层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罗输送装备有限公司等进行研究生合作培养,以企业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系统中的主体,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在教育、设备、人员、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与以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培养与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探索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回。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要求学生到企业去锻炼学习,请企业的指导老师对专业办学进行指导,最后还需要在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参与下进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
四、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主要是对实施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测评,它是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检测手段。评价体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在产学研培养模式下的研究成果、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学生给老师展示科研成果和实践成果并且进行答辩,评价主体通过学生在答辩环节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在这个产学研体系学习中是否达标。学术答辩的整体情况也可以作为评价产学研模式实施效果的指标。二是由学生对老师在产学研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研究生的项目培养质量打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可以作为对教师的一项评价指标,督促教师在教学教研与研究生的培养上谨慎认真,避免出现学生对课题不满,导师对学生研究进度、研究成果不满的现象。增加了教师对研究生培养每个阶段的掌握要求,建设良性发展的学生与导师关系。不论什么培养模式,一旦执行就需要反馈。对培养模式执行结果的反馈就是对其进行完善的过程。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收到的反馈信息真实有效,特别是针对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要尽量使用匿名评价方式,避免学生因害怕写了不利于老师的评价被老师看见而出现师生关系不和睦的现象。二是确保评价指标设置合理。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一直有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每到期末会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教务系统账户对老师进行教学质量反馈评价,分别对课堂教学知识点、课堂教学态度、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是否新颖、课后是否留有作业、课后是否有安排答疑环节以及对老师的整体德育水平等方面进行打分。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度安排、知识点创新进行评价得到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评价,再通过对是否安排课后作业与课后答疑环节打分得到教师对学生培养工作的责任心的评价,学生对教师德育水平的评价就是从侧面了解教师的一些行为准则是否合乎教师身份。完善的评价系统,既是对教学成果、教学质量的有效检测手段,也是产学研结合模式自我完善的环节。
五、结语
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调动了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促使高校不断加强与社会、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联系,为社会输送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应用型研究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深化改革,提高培养质量,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培养研究生不仅仅是要教会他们某个领域的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要怎样去学习,去应用,去举一反三。实践证明,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培育紧跟、引领时代浪潮的应用型研究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
“双一流”背景下导学关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颜廷锴,摘自《高教学刊》,2022年第15期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然步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也迈向了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对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三高”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这相应的也就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教育对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性,也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
从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决定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开始,到2017年1月相关实施办法的出台,同年9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再到2020年,达到“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建设目标。“双一流”建设工作一直在稳中求进的状态下推动和助力高校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其中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也是“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2020年7月,习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要求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都做出了重要指示。当下全国研究生的教育和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导师和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环节中的两大主体,也是影响和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导学关系”的提出和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尤为重要。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导学关系对于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从2015年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始,我国高校的改革与实践创新就从未停步。以往人们所认可的“985”和“211”工程目前也已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替代,“双一流”重要战略的改革和实施,大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使我国逐步向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迈进。
近些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显现出诸多问题,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成为了当下亟需面对的问题。据相关研究表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甚至很大程度上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果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那么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也会变得密切和高效,导师也会更加主动地在学术和生活等方面为研究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研究生也会积极地配合导师开展各项工作,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反之如果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甚至存在误会或矛盾,那么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就会丧失积极性,研究生也会排斥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既耽误了自身的学业,也不利于导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最终“误人误己”,同时也会对研究生的成长与成才造成不利影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目前所推行的导师负责制体系下,导学关系的好坏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之间关系密切,前者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双一流”大学的建设。
关于导学关系的众多研究表明,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学关系已经由最初纯粹的师徒关系逐渐演变为多样化、互动化、双向化发展,从以往导师为单一主体的关系转变成了现在导师和研究生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双向主体关系。在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下,伴随着主体关系的转变,研究生也不再是单纯的被支配、被主导、被控制的对象。导师也不再是单一地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辅导、传授知识,而更多的是与研究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配合、荣辱与共、互利共赢的“共同体”状态。导师可以不仅是导师,也可以充当“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等多重身份,这样的转变更加有利于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培养。
二、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导学关系分析
学者宋德发在《好导师的三种风格》一文中总结出了三类好导师所对应的风格:一是逍遥派风格;二是慈父慈母型风格;三是良伴型风格。他认为这三种不同的风格各有特色及优劣。刘燕等学者在《研究生导学关系优化研究》一文中分析和梳理了我国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状况,并将导学关系总结为以下五种:(1)剥削紧张型;(2)疏离松散型;(3)雇佣关系型;(4)传统师徒型;(5)良师益友型。作者最终认为良师益友型的导学关系最适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如果一个导师本身是一位优秀的学者,那么很大程度上他也会成为一个好导师,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综合素质高、学术水平强的导师也就已经具备了成为好导师的前提要素。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上还是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就是说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对研究生的学业进行传道授业,也要对其生活进行解惑答疑,导师对于研究生来说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导学关系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业和生活。导师在研究生的求学期间是与研究生接触和交流最多、最频繁的人之一,导师对研究生的各方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导师负责制的背景下,如果导师对研究生的要求过于苛刻,或把研究生当作“佣人”,久而久之不仅会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背离,也会导致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受损。如果导师所带的研究生较多,或是属于“放养型”的导师,那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便无法满足培养需求,最终也会导致导学关系变得十分紧张。近些年,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数量一直在增加,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却令人堪忧,这其中与导学关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综上分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导学关系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存在众多外在因素干扰
1.“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人才和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中,教育和培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导学关系中研究生与导师需要共同完成的使命,这也对研究生和导师带来了更多创新性方面的压力和要求。
2.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对人才和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当今世界对于复合型、交叉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芯片制造、新能源材料开发等,这些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都要求导师和研究生在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时要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导”和“学”的过程中,双方都要更多地重视学科的交叉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使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3.如今教育资源的普及和教育规模的扩张,不仅使得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同样也使得研究生的创业就业和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在不少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去做专职辅导员、中小学教师或是与自身专业毫不相关的其他职业,因此在鼓励就业多元化的同时,导师也要积极关心并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兴趣和选择。
(二)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存在的内在因素影响
1.从导师角度分析:一方面,导师的学识、性格、个人魅力和意志品德等都会影响到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导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方式方法等,也会对导学关系产生影响。
如今,高校导师群体也趋于年轻化。各高校都在不断探寻和尝试新的人事制度,导师不再是一个“头衔”,不再纯粹地依资历而谈,很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也加入到了导师的队伍中。然而在过去,一位好导师的成熟,依靠的是一个较为漫长,时间跨度较大的自我探索与成长,对于许多刚进高校入职就开始担任导师的年轻教师来说,缺少了相关的导学经验,这对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从研究生角度分析:有的研究生因为性格内向,或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往往会影响导学关系的和谐。还有的研究生抗压能力、心理素质较差,在学习或生活中遭受挫折后,无法面对现实,有些甚至会走向极端,这更加不利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关系的友好发展。不同研究生之间的性格差异、对学术的钻研程度、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这些也是影响导学关系的重要因素。如今新生代的研究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心理状态正在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也有很多研究生的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日渐薄弱。
(三)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匹配度低”
近些年,研究生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年扩招,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然而导师的队伍却仍旧匮乏。由于导师队伍的缺乏,我国研究生在其求学过程中,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却面临着缺乏有效指导教师的问题。高校的单一制导师制度在研究生扩招的大势下,只能依靠单个导师增加其招生名额,这样往往会导致导师降低对学生学业投入的程度。我国最主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还是单一制导师负责制,往往一位导师会指导众多学生,这其中包括各个年级的博士生与硕士生,导师很难全面地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单一制导师制度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狭窄,从而让他们的创新性受到限制。
一个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不管是其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科研培养的能力,亦或是研究方向的确定,都与导师息息相关。而高校导师自身往往也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时常会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产生影响。再者,许多导师在负责培养研究生的同时还“身兼数职”,平时不仅要关心和督促研究生的学业和生活,也要从事其他较为繁重的工作,如行政、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等,迫于现实,很多研究生往往无法得到导师的及时指导。若一直在单一制导师制度下,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相适度也很可能无法得到保障,许多研究生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与导师之间存在诸多问题,而这时想要更换导师却并不容易,导学关系往往就会变得紧张和疏远。
(四)立德树人理念对导学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中,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万万不可“缺席”。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导师对于研究生立德树人的工作都会存在一定问题和障碍,不少也都是流于形式,甚至是完全没有。一方面,导师要在培养研究生的各个环节中提高政治站位,不能仅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或学术成果,更要注重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另一方面,导师自身也要做到以身作则,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避免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出现师德失范、教育失职的行为,进而影响导学关系,对研究生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
三、导学关系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优化研究生招考制度
目前众多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中笔试所占比重仍然是主要部分,甚至有些高校的初试占比高达70%,而更能考察研究生科研水平、综合能力及发展意愿等情况的复试却占比不高。这一情况一方面不利于学校客观判断考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区分出哪些考生是具备潜心科研能力的学术型研究生,哪些考生是适合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专业型研究生,使得学校在培养创新型研究生时面临难题。因此,鼓励各高校在选拔录取研究生的过程中,要重点在复试环节下功夫,在面试考核环节,学校和导师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和分析研究生的个人水平和科研能力,知道研究生期望在哪个方向深入学习和从事研究。这对今后研究生匹配导师及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统筹高效管理。
(二)倡导“1+N”导师指导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中研究生的培养制度主要还是“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在这种模式背景下,会促使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很多时候都是“事必躬亲”,弊端是会使培养的研究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同时对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单一导师培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对许多新任导师而言,他们尚且缺少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如果让他们完全独立指导研究生,有可能会达不到良好的培养效果,也就无法更快地让年轻导师成长起来。
对研究生本身而言,通过“导师小组负责制”的新模式可以让他们听取到不同的意见与建议,研究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博采众长,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此外,以不同导师构成的小组还可以融入一些非硕导、博导的青年骨干教师,这样不仅可以让这些年轻骨干教师提高科研水平,也为他们将来可以独立指导学生夯实了基础。
因此,也有不少高校新构建了“1+N”导师组指导模式,在对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导师们形成一个指导小组,小组中不仅包含着课题学习、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也包括了学术背景不同、学术研究方向不同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均不相同的导师。这种新型导师组的指导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新式的导师小组负责制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实现了优化组合与优势互补,这有利于加强人才的梯度培养以及学科建设的稳步前进与发展。在导师小组中,年轻的导师可以向资深的导师学习,汲取指导研究生的经验;资深的导师也可以向年轻的导师讨教当代研究生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新生事物。这不仅能够提升导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对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也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三)强化立德树人理念,恪守学术道德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首要职责,并将立德树人的精神贯穿于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全过程。这不仅要求导师掌握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的情况,而且还要更加注重人文方面的关怀,导师要时常关心、关注研究生在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成长与成才,与研究生之间建立一个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位好的导师,需要关注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不论是帮助研究生进行自我认知,还是帮助其发掘自身的潜力与优势,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可以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导师要做好研究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这也是构建良好导学关系的重要因素。
导师与研究生在构建良好导学关系的过程中,不仅是导师本人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做好表率,同时对于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也要严格要求并培养其学术道德的“红线”,要让研究生将学术诚信放在首位,视作他们自己的生命。学校或院系也可以经常性举办一些学术诚信教育的系列活动,比如让研究生仔细研读和学习国家最新发布系列文件材料,教育和培养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提升他们的学术道德感与科研诚信感,促使研究生能够自觉意识到学术的纯洁和神圣,并维护学术事业的良性发展,严厉杜绝学术不端等违规行为。最终形成导师“传、帮、带”,学生“做、学、研”的优良育人环境。
(四)健全导师责权制,多角度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作为贯穿研究生教育环节的生命线,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高校要想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各研究生单位建立健全导师责权制,切实强化导师责与权的有机统一,使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健康长远发展。在健全导师责权制的过程中,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之处,即强化导师岗位职责、完善导师评定制度和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在遴选导师时,学校应当建立多重考核标准,如师德是否高尚、学风是否严谨、科研能力是否突出、科研资源是否充足、实践经验是否丰富等,利用这些标准选出具有高度责任感、政治立场坚定、科研学术能力强、关爱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来担任研究生导师。同时,还要建立研究生导师的监督举报机制和退出淘汰机制,并让一些有违师德师风、科研能力较差、责任意识淡薄的导师退出导师队伍,以切实保障和维护研究生的应有权利。
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在发表成果时,导师要为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成果归属概念,将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当成自己应该尽的义务,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指导和修改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维护学生的知识产权等权益,切实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考虑。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重构的时代,全球化出现了新拐点。在导师的实际教学中,作为教育对象的研究生,是在网络时代里熏陶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从新生代的思维角度看待学习与科研,思维和观点必然会与指导教师之间出现碰撞,但是这种碰撞并不意味着观点的绝对冲突,若导师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引导与启发,那么这两者间就会有一个更好的融合。
(五)构建“全程化、合理化、规范化”的导学关系
促进研究生导学过程的全程化、合理化、规范化对构建良好的导学关系至关重要,高校应当大力倡导导师全程积极参与研究生的培养,不断改进和规范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包括很多关键环节,如制定培养方案、选择专业课程、资格考试、学位论文选题、论文中期检查和最终的学术报告等,高校可以提倡导师将在这些过程中的培养意见形成书面的材料,以供后续不断改进、参考和借鉴。导师应当周期性地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能力培养程度、近期学习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做出判断,并及时地给研究生提供建议。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和导师应当共同探索建立导学过程管理机制,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为研究生提供服务。如组织开展系列读书会、导学知识分享座谈会、研究生论坛、主题活动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导学氛围。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
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赵涛,宋省身,邓劲生,摘自《科教导刊》,2021年第01期
时代的变迁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目前,人工智能正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迈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与众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国家各类产业和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智能化升级。为了满足智能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培养学科交叉人才的能力,从而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而智能时代的到来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出能够为各类产业智能化升级服务的学科交叉应用复合型人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作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培养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阐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建设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的必要性,探索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实现途径。
1 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学科交叉教育开展的相对较晚,培养出的学科交叉人才比例相对较少。智能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的学科交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十分有必要推动国内高校建立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1.1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需要
人工智能可以与多学科高度融合,产生许多智能化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前沿交叉学科专业交融创造条件,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搭建平台,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汇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科体系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1.2学科交又人才培育的需要
在新兴交叉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基地的建立可以有力地推动国家高水平高层次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是社会经济建设特别是支柱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重点交叉领域,该类学科交叉研究生的培养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交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采取理技融合、学以致用的创新改革。交叉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学科和理论教学能达成的,应构建学科交叉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地的建立可以让研究生投身产业科技创新的洪流,通过发现与理论教学中的差距有针对性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4应用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
智能应用渗透到各个行业,实践性比较强,但高校本身很难提供产业应用场景。高校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实现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的互补,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使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锻炼科学研究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
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学科的基础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联合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以合作企业为创新实践平台,探索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交汇融合点,在理论学科和应用领域培育学科交叉研究创新点,培养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通过创新实践基地提高高校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学科交叉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新兴智能产业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实现校企双赢。
3 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索
3.1基地管理运行机制
基地的管理运行在遵循高校和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实行主任负责制,统筹协调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工作,并成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实施小组,负责研究生岗位实践工作的运行和管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合作双方需明确各自职责,确保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协调好双方在学术科研、教育培养、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关系。
3.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基地依托多学科协作共建,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指导教师队伍,既有工程、人文、社科等相关专业学科背景,同时也要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背景。合作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负责培养研究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其充分了解创新文化。基地需优化教师结构、合理利用人才,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同时不断扩大教师队伍,注重后备队伍的建设。
3.3基地资源条件建设
在科研条件建设方面,根据各学科的需求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购置先进、配套的仪器设备,建设一流完善的实践基地。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优势,提高利用率。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实行岗位责任制,操作落实到专人。
3.4交又人才培养措施
基地需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设立创新实践基金和多种奖励机制,激励研究生自主创新;开展学术活动和访学交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基地采用双导师负责制,高校导师作为第一导师,负责课程教学和学术科研指导,合作企业的导师作为第二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项目实践工作和毕业论文撰写。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由高校跨学科的师资共同完成。学校与企业需定期进行合作互动,通过应用和兴趣双重驱动吸引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企业实习。基地要倡导研究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产业需要进行论文选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并根据研究生所学方向和个人能力推荐就业机会。
4 总结
智能时代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作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很好的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本文探索研究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模式,在探讨基地建设必要性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从基地管理运行机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基地资源条件建设以及交叉人才培养措施四个方面对基地建设新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对高校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制定将具有参考价值。
研究生自我发展与人生境界培育探析
张君博,摘自《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年第06期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研究生成长成才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引导研究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是高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研究生人生境界的培养能够促进其更好地自我发展,对于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生的自我发展
(一)人是自我发展的存在
人作为一种自为的存在,在不断探寻自身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也在与成长环境不断发生交互,对知识、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不断进行融合,持续不断地建构自我、发展自我的自我发展过程。自我发展是人基于本能、需要的冲动,在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成高级、稳定、持久的策动力系统的过程,体现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自我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伴随着人具体成长的认知和实践,包含自我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道德发展、认知复杂度发展、人际关系发展、能力素质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自我发展起始于自我认识,马克思指出:“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可见,自我认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个体的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自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既是对自我需要的满足,也是对人格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自我认识的全面拓展,是自我的不断更新和深化。
(二)研究生自我发展的特征和问题
研究生是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更高层次教育带来的学生身份的延伸。研究生的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是最易接受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的前沿群体,也是积极开展创新创造、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研究生的年龄阶段处于成人早期,是学生个体经过本科阶段从青少年期向成年期的发展过渡,逐渐获得相对稳定的自我发展状态,达到心智逐渐成熟、人格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是陶冶精神情操、增进内心修为的关键阶段。虽然在年龄上相对本科生要更加成熟,但由于研究生依然长期以学生身份在校学习,其社会化水平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因此其自我发展仍然需要去唤醒、鼓舞和激励,仍处于同一性和同一性混乱的阶段,首要任务是通过把早期的各种认同综合成“一种新的、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建构”,使个体成为一个拥有连贯自我感觉的独特成人和一个在社会中有价值的角色。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仍处于塑造成型时期,易陷入自我发展的困境。一些研究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做事功利、道德观念滑坡、学术诚信缺失;一些研究生由于在本科阶段由于把大量时间用于学习,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导致个体在学习能力之外的可迁移能力发展不平衡;还有些研究生对人生缺少思考和规划、理想信念模糊、价值旨趣扭曲、人生意义匮乏,持“躺平”“佛系”等消极态度对待人生,缺少“看到未来”的意识和能力。
(三)研究生自我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
部分研究生存在自我发展迷茫、心理问题频出等成长问题和人生境界缺位、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等意义世界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其成长发展。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对研究生的专业学术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育人工作。一些研究生的消极表现往往和自我认知密切相关,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精神的家园一旦缺失,必然会使学生在现实中找不到意义、价值和追求,从而出现消极对待人生,甚至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寻存在价值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关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感、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探寻,要从日常生活世界深入到研究生的精神世界,关心和充实研究生的精神生活,帮助研究生真正“看到未来”,有信心“面对未来”,更好地“应对未来”。高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提升研究生人生境界的角度,引导研究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构筑起充盈、美好和丰富的精神家园,满足研究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研究生自我发展和人生境界培育的现实意义
通过探寻研究生自我发展和人生境界培养的内在关联,以高尚的人生境界培育来唤醒、鼓舞和引导研究生自我发展,对引导研究生走出自我发展困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构筑研究生的精神家园
人的存在和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家园的保障,更需要精神家园的呵护,研究生良好的自我发展离不开精神家园的润养。人生境界为研究生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超越性的平台,引导研究生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研究生领悟处理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智慧,进而更好地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精神家园,这是研究生“精神成人”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主导的语境下,一些研究生的心灵被物欲所“遮蔽”,意义的追寻与价值的判断走向世俗化,内心的批判性、超越性思想受到抑制,虽然物质生活优越,但精神生活贫乏、空虚,让一些研究生成为“单向度的人”,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生理、安全等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人更需要满足其社交、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往往被赋予丰富的意涵,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的需求并不是人最本质、最内在的需要,研究生对发展的需要、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人生境界的探寻就是不断构筑支撑其终身发展的精神家园的过程。培养研究生获得良好的人生境界,走出自我迷失和人生意义匮乏的困境,是关乎人生的终极关怀和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所在。
(二) 有助于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健全人格塑造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人在教育的引导下进行自我发展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包括客观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态度、对他人和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生活的热情等,获得健全人格能够使研究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取心,在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下获得良好的自我发展状态。当前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人格缺陷”多体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缺乏事业心和抗挫折、抗压力的心理素质,部分研究生在感情纠缠中无法自拔,学术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无法处理好与导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缺乏对自我的认同和对他人的尊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和部分研究生自我发展水平不足、人生境界层次偏低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指引、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及符合自我发展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本身就是理解和追求人生境界并在自我发展的持续实践中去不断觉解的过程,因而注重研究生的自我发展和人生境界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 有助于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定义为一个与自我有关的概念,由个体所固守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构成。青少年时期面临的主要冲突是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达到自我的同一性。大多数研究生由于社会化不充分,仍然面对与本科生同样的自我发展任务,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不断对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预期进行整合,来寻求潜意识中的本我与外界的统一,从而达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如果没有完成同一性的建立,将会出现同一性混乱,进而影响个体终生的发展。人生境界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宇宙的互动过程中所领悟到的人生的意义,体现着对人生价值觉解的精神状态,是人的精神修养和思想觉悟水平。提升研究生的人生境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去认识自己,使本我在精神层面向超我发展,引导研究生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也有助于实现自我经验的不断发展与自我理想趋于一致,形成自我发展与社会认同的统一。因此,对人生境界的培育有助于研究生获得自我同一性,可以使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该阶段的自我发展任务。
三、基于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生人生境界生成路径
衡量研究生自我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是学生根据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特征,进行自我目标定位、选择决策、行动规划、资源调配、约束激励、调控完善的一种内生能力,研究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过程既是研究生自我成长的过程。人生境界决定着人生格局的边界,自我发展的能力决定着人发展成长的高度。研究生自我发展与人生境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不同层面的自我发展能力与境界追求的相互呼应。
第一,行为自觉层面。高校应引导研究生建立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定位,在自觉中前行,在自律中成长,激发学生发展成才的主观意愿和内在动力,能够根据自身条件,确立发展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并能够自觉付诸行动,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自律的行为境界更是一种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境界,支撑着其自我发展不同能力点的提升。
第二,思维能力层面。高校应引导研究生改变被动接受的模式和习惯,主动思考,善于发现,独立判断,敢于质疑,在体验的过程中,切实增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追求创新思辨的思维境界是研究生思维能力培养发展的目标。
第三,学习能力层面。高校应引导帮助研究生在充分认知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术目标,制定科研计划,掌握自主学习和开展科研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习到研究的转变。同时,着力培养、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追求好学乐学的学习境界是研究生学习能力培养发展所希望达到的精神状态。
第四,实践能力层面。高校应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和巩固理论学习成效,增加社会阅历,学会适应各种环境,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在比较和选择中将社会积累的经验与认知内化为自身发展要素,外化为自觉行动,着力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友善、包容、协作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境界是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发展所希望达到的精神状态。
第五,人际交往能力层面。高校应引导帮助研究生充分的社会化,让学生明白人的社会性对自我发展的要求,就是要融入社会,和社会、环境、他人进行交往。人际交往包括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网络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交往是研究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让学生真诚、客观地开展人际交往,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诚实守信的交往境界是研究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发展所希望达到的良好品质。
第六,道德人格塑造层面。高校应注重导学思政和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学术道德监督与奖惩机制、全方位德育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研究生注重立德修身,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涵养和健康心态,形成明善恶、知道义、懂担当、讲诚信、勇于践行的道德心灵和稳定持久的道德心性秩序。作为现代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本真性,与其说是现代社会现实对个人内在自我的一种要求,不如说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生活、自我实现、道德价值观念的一种理想状态。正是本真性伦理,引导着现代社会道德主体优良的德性人格的生成与确立。本真性内化于我们的行为和内心世界,作为道德理想的本真性境界应当成为研究生道德人格塑造的目标和价值理想。
四、结语
研究生行为的自觉是自我发展的重要前提,思维、学习、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是研究生自我发展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健全人格的塑造则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深层次目标。自觉自律的行为境界、创新思辨的思维境界、好学乐学的学习境界、知行合一的实践境界、诚实守信的交往境界、本真性的道德境界与研究生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密切联系,构成了研究生自我发展所追求的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是支撑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价值理想和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