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参考 >> 正文

高教参考第58期

2021-09-30  点击:[]

高教参考

高校协同育人专辑

淮阴工学院高教所主办 2021年第3期(总第58期)20219

编者按: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推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正处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全人类更为重视创造力与创造精神的发展,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主要基地,坚持产教融合,构建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实现共建共管共享,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本期高教参考以“高校协同育人”为主题,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与实践,期望对创新学校改革发展思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 耿乐乐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及启示

    ——基于德国、日本、瑞典三国的分析

  • 刘晓宏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江南大学为例

  • 李文静: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困境与出路

  • 张兰兰: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问题及成因探讨分析

  • 李荫展: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地方院校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 李海燕:新工科理念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及启示

    ——基于德国、日本、瑞典三国的分析

     

耿乐乐,摘自《中国高校科技》,202009

 

促进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从供给需求单向链条向需求供给需求闭环系统转变,对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供需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存在诸多不足,需在政府支持下,吸引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以德国、日本和瑞典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弥补大学在学生工程实践和职业训练方面存在的不足,采取了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进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模式。其中,德国形成了市场主导、联邦政府推动、地方政府管理的模式;日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并深度参与的发展模式;瑞典形成了政府推动与市场作用并重且大学、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紧密合作的模式。这些合作模式可为我国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德国:市场主导,联邦政府推动,地方政府管理

德国是由在财政上相对独立的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拥有自治权,决定了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心在地方政府。德国根据政治体制的特点以及国情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联邦政府推动而地方政府管理的理念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联邦政府主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倡议以及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直接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的管理以及实施,整体上采用分权制的方式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

(一)联邦政府立法,地方政府适度参与管理

     德国联邦政府为促进产学研合作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完善了国家相关法律,以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相关法律主要有《国家教育法》、《改进培训场所法》、《职业教育法》等,同时,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条例,规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各方的利益。由于德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体系都采用分权制,这种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地方政府根据本州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出台相关的措施推动各方的合作。

   (二)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并建立产学合作协调平台

    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吸引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研发。为了提高大学研究能力,吸引企业参与共同研发,联邦政府启动了一系列计划,如2006年的卓越大学计划”“高校协定2010”“返乡者计划,这些计划为大学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提高了大学的综合实力。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德国政府建立校企合作交流中心,为产学研各方分担了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这些措施为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税收优惠吸引企业参与

    德国将税收优惠作为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手段。在合作研发方面,企业和大学共同研发的项目,企业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在合作教育方面,企业雇佣学生员工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从而吸引企业雇佣实习生,在大部分企业中都保留有实习生职位,同时,企业还长期为学生提供培训的机会。

   (四)重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用

德国政府建立了专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了以德国柏林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心,分布全国十六个州政府首府的分中心模式,为企业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合作信息。这些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将全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供给信息以及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汇集起来,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促进各方的合作。除了政府直接建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外,德国还拥有一批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科技中介服务结构,为各方的合作提供信息,如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是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间的合作桥梁。

   (五)典型模式

1. 双元制。双元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历史原型涉及基于工作场所的工艺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更专业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这种培训逐渐通过学校培训和更发达的企业培训得到扩展,以企业职业培训和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起点,构成了双元制。这个特定的系统只在德国、奥地利以及瑞士开发和建立,目前它们的系统是相似的但并不完全相同。德国的双元制主要在企业和非全日制职业学校两个独立的场所进行,该系统有两种法律框架,一套责任、筹资机制和师资资格模式。

双元制教育将企业的学徒制和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双元制由于整合了这一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资源,因此确保了符合雇主要求的合格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实施双重教育制度方面,由合格的导师提供受训者生产培训的任务变得尤为重要。在双元教育的框架下,导师制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适应生产活动,形成他们的企业文化,以及他们进一步的专业、职业发展和他们在专业活动中的任务。

    弗朗霍夫协会产学研协同模式。弗朗霍夫协会是德国集研究、研发和高端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研机构,并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截至201712月,弗朗霍夫协会拥有72个研究所和研究单位,2.5万多名员工,其中约30%为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资金来源中,约70%的来自工业界的合同和公共资助的研究项目。员工中选择在弗朗霍夫协会从事项目工作的学生,凭借他们所获得的实践培训和经验,在工业界或科学领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由于雇佣了很多高年级的本科生,也导致了员工流动率较高,而较高的员工流动率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弗朗霍夫协会的研发项目。

   德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有限的经费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则在支持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有更多的灵活性,州和地方政府也通过法律法规、经费支持、税收优惠以及参与管理等方式,促进当地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德国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以双元制和弗朗霍夫协会模式为代表,其中双元制模式所针对的对象范围相对更广,而弗朗霍夫协会模式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二、日本:政府深度参与的“产学官”模式

   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对产学研合作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参与程度更广更深,是行政命令式的运行模式。日本为了促进本国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制度、政府出资建立中介组织、税收与融资优惠吸引企业参与以及建立校企人才流动机制。

   (一)完善制度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

   “二战”后,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确立了技术立国战略,之后改为技术创新立国战略,这些战略的确立为日本的大学重视应用研究以及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1995年,《科学技术基本法》作为日本科学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法案被颁布,成为此后日本制定产学官政策的基本依据。此后日本制定了多个涉及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法律,明确了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边界,为参与各方的利益提供了保障。日本大学法人化改革也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国立大学的法人化改革使大学经费来源多元化,途径之一便是和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的研究和研发项目。大学法人化改革后,大学教授不再是国家公务员,其学术科研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积极参与产学合作,与校外的研发合作更加自由。

  (二)政府建立中介组织促进多方协同

    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文部省负责产学研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政策的实施以及协调 , 同时,日本各大学设立了技术转移机构或者专门的产学官合作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需求。此外,文部省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推出了为产学合作机构选聘“协调者”的制度,“协调者”主要负责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及相关事务的协调,提高合作的效率。

   (三)通过税收与融资优惠吸引企业参与

    为了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日本通过税收和融资优惠来吸引企业。如对那些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合作的企业,可以减免一定的试验研究费税额;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等合作研究与委托研究项目,企业可以减免研发总额 12% 的税收。除了税收方面的优惠外,日本还出台了针对参与企业的融资优惠措施,199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研究开发型企业特别融资制度》,对于那些产学研合作研发成功率低的项目,可以获得不超过 50% 的贷款本金减免。

  (四)建立校企人才流动机制

    日本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要特点是拥有一批双师型的师资,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离不开日本的校企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日本大学招募和聘用企业人才,日本大学的外聘教师占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外聘教师来自企业,日本企业的科研人员在产业界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可获得正式编制到大学任教。另一方面,大学放宽教师到企业兼职的限制。日本大学法人化改革完成后,大学教师拥有更大的自由,大学教师可到企业参与实际的研发。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使得日本大学形成了产教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典型模式

    1. 共同研究模式。日本政府为了加强大学和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动成立了共同研究中心。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研究团队,以企业的发展需求确定共同研究的课题,或者将符合企业要求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和开发。共同研究模式吸引了企业参与大学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在共同研究过程中,共用研究设施,为参与研究的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践基地,研究结束后,参与研究的学生可优先到参与的企业工作。

    2. 筑波科学城模式。筑波科学城是日本20世纪60年代为实现“技术立国”战略而建立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聚集了国家试验研究机构、著名大学、民间研究团体以及大量的科学研究人员,采用政府命令式运行机制。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产学研协同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高科技技术研发的需要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方都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参与协同育人的学生可以深度参与实践与研发。日本政府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甚至深度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成效逊于西方发达国家。日本采取的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中介组织、税收优惠、经费支持、大学改革以及建立校企人才流动机制等,最终形成了以共同研究模式和筑波科学城模式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

   三、瑞典: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引导模式

    瑞典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运行体系和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学实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机制,促进了瑞典大学、政府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政产学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和 Kista 科学城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

   (一)以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运行体系

    瑞典研究和研发主要依赖于大学和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运行体系,将政府、企业、大学以及其他主体有效结合起来。瑞典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可分为三个层面:产学研政策制定层面,议会和中央政府主要从总体上把握产学研发展的方向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包括法律条文的制定与修订;产学研规划层面,主要由教育与科学研究部,企业、能源与信息部以及其他部门共同完成规划的制定,并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财政支持;产学研规划实施层面,主要由大学、政府相关部门、产业研发机构和企业完成。完善的产学研合作运行体系使瑞典大学、政府与企业之间产生了持续、良好的互动,这种持续良好的互动为产学研协同育人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持续良性互动与合作,瑞典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科技中介组织服务体系,这些中介服务组织可分为政府建立的公共服务机构、政府参与建立的非盈利机构、私营中介机构等。政府建立的机构如瑞典科技中介网络服务平台,为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提供信息平台。政府参与建立的如欧洲创新中继中心网络(Innovation Relay CenterIRS),为欧洲的企业和大学提供科技及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企业与大学的合作以及技术转移。瑞典的大学专门设立了以推进校企合作为职责的联络机构,为高校学生的企业实习提供服务。例如,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于 2008 年建立了“企业联络学院”(School of KTH Business LiaisonBL),其职责分别由职业规划处、校友办、企业教育处、创新成果处、企业开发处5大部门协作分担。BL的设立促进了大学与企业建立持续良好的伙伴关系,为产学研协同育人提供了基础。

   (三)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瑞典的教育非常重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高等教育课程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著名的 CDIO创新工程教育架构将产业界对于工程理论与工程真实工作环境中所需的相关知识,具体化为相关课程改革。课程规划强调创造力、设计与企业家精神,以增加动态与手做的学习、强化问题形塑与问题解决能力、加强概念学习以及学习反馈机制等多学科训练,将课堂所学与真实的工程工作现场有所链接,响应真实工程工作环境中的复杂性。瑞典国家高教署于2005年开始采用CDIO标准对工程学位进行评估,瑞典多所大学纷纷建立了与 CDIO标准相适应的课程架构。

  (四)重视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

    为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瑞典创立了“企业员工制”和“联合教授制”等模式。“企业员工制”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每年以交流或借调的形式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了解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动态,促进研发和技术创新。“联合教授制”是指拥有雄厚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选拔一部分科研人员到大学任职,参与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任务,了解学术前沿并提高研究能力。此外,瑞典的大学在每年新生入学后,都会从企业聘请客座教师,向学生介绍企业发展状况,并指导未来就业及生涯规划。

    (五)典型模式

    1. 政府、大学与企业共建研究中心模式。瑞典国家创新署从 2005年起开始实施“卓越中心计划”,其由政府出资,以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学为依托,以企业和大学共同研究和创新为目标,建立了若干瞄准技术前沿的卓越中心。2005年共建立5个卓越中心,而2015年共有17个卓越中心。这些卓越中心由政府、大学和企业共同投入,规定企业的投入应不低于政府的投入,企业、中心、研究机构人员、设备等资源相互自由流动,人员以多种方式直接参与中心的工作,严格依据“能力中心协议书”运行,瑞典国家创新署会定期委托相关机构对能力中心进行评估。由于卓越中心以企业实际技术需求为导向,高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均有机会参与前沿的研发,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了大学与企业协同育人的模式。

    2.Kista 科学城模式。Kista 科学城由于在无线通讯方面的非凡成就被誉为“移动谷”,是仅次于硅谷的世界第二大高新技术园区。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与斯德哥尔摩大学在Kista 共同建立了信息通讯学院,为科学城的发展提供工程技术人员,产业聚集效应吸引了瑞典其它地区的电子企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Kista 发展成为以无线通信为主导的全球信息通讯产业集群区,爱立信的强大吸引力让全球许多电子信息通讯领域的跨国公司纷纷入驻。在2012年,Kista就聚集了超过4600 个企业和65500名科技人才,此外,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信息通讯学院在这里有6000余名学生。

    信息通讯学院为科技城培养了大量实用性人才队伍。针对产业需求,重点开设了电信、通信技术、无线宽带等方面的课程,使培养的人才能够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从而形成了需求与供给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大学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企业反哺大学,与大学共同培养人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信息通讯学院还与Kista之间建立了大学研究人员、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机制,为各方的参与提供了便利。这种大学与企业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产教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四、发达国家多方协同育人对我国的启示

  (一)明确政府在产学研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

    发达国家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理念均以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为基础,明确了在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中的定位,尤其是明晰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德国在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中运用市场规律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瑞典、芬兰和丹麦三国政府则强调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并重,努力构建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相辅相成的协同体系。日本政府则以行政力量干预来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

   我国在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中,应以行政力量和市场规律作为工具,吸引各方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行政力量和市场规律需要相互补充。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的初期,政府行政力量起主导作用,而随着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市场规律将最终发挥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因此政府的行政力量应该起主导作用,促使各方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

  (二)调动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运用税收工具和金融工具,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工具。税收优惠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尤其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使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提高。融资优惠政策为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使企业参与共同研发的成本和风险降低,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

   针对我国当前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现状,政府应该制定有关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税收优惠细则,尤其需要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税收优惠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全程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同时制定有关参与多方协同与人企业融资政策和措施,如参与的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融资利率优惠,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研发项目,企业可从中减免一定的贷款利率等。

  (三)设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国家专门机构

   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研发、人才培养信息不对称问题,发达国家建立了多层次的中介协调机构,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以瑞典、芬兰和丹麦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整合国家部门资源,成立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国家专门机构以推动产学研合作,从而为产学研协同育人创造了条件。

   我国需要成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国家专门机构,以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实现。首先,设立以促进创新为目标且能够统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企业研发的国家专门机构。该机构可以以国家专门职能部门或者委员会的形式设立,但该机构必须拥有整合相关资源的权力,能够在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等方面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其次,建立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协同育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整合。最后,高校应成立专门的产学研与多方协同育人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并负责与企业的洽谈合作。

  (四)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并改革大学课程教学方式

   多方协同育人离不开产学合作型师资的支持,德国双元制模式使企业导师能够在企业直接指导学生的实践训练。日本、瑞典等国家建立了大学与企业人员流动机制,经过严格选聘的富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兼职大学教师,而大学教师也需要定期到企业了解技术应用现状,并指导企业解决问题,这种人员流动机制使大学教师能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企业人员到大学做兼职教师也能为企业带来新思想和新观点,同时能以实践的视角为学生授课,提高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的能力。

   我国应该根据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建立大学与企业人员流动机制。首先,大学在选聘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时,对其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水平、工作时间等要求必须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同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保证其给学生授课的质量。其次,大学与企业的人员流动应该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重视实际效果,避免只重视形式而忽视效果,大学与企业的人员流动机制应该是一种常规机制而不是一种临时机制。最后,适当放宽大学教师到企业兼职的限制,提高大学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 

 

 

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江南大学为例

刘晓宏,摘自《中国高校科技》,201708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丰富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加强协同创新。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简称“2011 计划”),20132014年,教育部先后组织认定了38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各高校正全面探索和实践中。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探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路径,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

一、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人才培养观念

陈旧的甚至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绊脚石。首先,传统文化大多倡导“中庸之道”,往往容易忽略对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宣传。其次,因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良影响,高校过于看中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而创新思维的培育则被忽视。不少教职人员为追名逐利,在现有激励和考核机制下轻教学实践、重科研论文,无暇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培养亦不外如此,创新动力不足。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失实践操作环节

诸多高校的教学方法多年一成不变,忽视实操环节与总体设计,根本无法呈现出清晰完整的专业教学架构,更难以教给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一知半解的知识拥有者,而非实践创新者,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更无助于其创新思维的塑造。

(三)教学与科研分离,难达到教研相长目标

在国内现行的主要以科研能力为准绳的高校教师考评标准下,“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便不难理解。有的高校教师不愿意与企业打交道,按点上课,发表论文,评定职称才是最重要的,创新、合作等动力缺失。此外,一些高校教师还存在教学、科研只顾一头,精力不能合理分配的现象,这也与高校教研机制脱节相关,致使教学和科研不能相互促进,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四)硬件设施较为滞后,实验教学浮于表面

近些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高校办学规模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导致教室、宿舍等诸多硬件设施难以跟上,造成校内外的衔接工作难以开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而无法顺利实现学科交融,导致人才培养机制封闭滞后。实验教学因为受到教师资源紧缺和教学设备落后的双重限制,一方面造成学生上手操作的时间无法保障,另一方面一位教师带数名学生精力分散,达不到充分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缺乏创新培养环境

   首先,教师与企业合作的发展空间被高校过于松散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课程安排方法所限制,使得教师与企业开展单方面的洽谈合作毫无优势,更难以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其次,在高校内以纵向课题、科研经费及核心论文发表数量论英雄的绩效考评机制,抑制了教师与企业合作的兴趣,更毋庸说在产学研协同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三,学术腐败、科研浮躁等问题的存在,亦使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亟待营造。

二、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高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资源竞争愈发错综复杂,高校在寻求扩大自身发展方面更加注重跨行业、跨区域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拥有良好实践环境的伙伴企业。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更能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企业通过吸收优质人才,实现人才储备来发展企业的目的;高校经由合作办学,节约培养成本,大大扩增人才培养效益。研究并实践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高校提升培养效益、优化教育资源的不二选择,它将进一步促进高校在“十三五”期间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助推器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改革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高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沟通与协作,把与企业单边合作行为上升为校企人才培养协同战略,逐步打通高校、企业与政府间的人才培养壁垒,促使高校与企业联合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联合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高校凸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

目前,高校存在发展方向趋同,办学特色不彰,“千校一面”的怪象。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发展区域经济和推进社会服务为导向,实现高校内部相应学科和专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协作创新的关系,进而使得高校学科专业发展视野更加宽阔,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四)政产学研相辅相成的必由之路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高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企业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场所,企业科研人员到高校科研平台进行培训和实验,使企业生产技术在理论方面得到进一步升华。在学生培养方面,学生深入企业实践,接触企业文化,熟悉生产流程,了解企业运作,在实践中提升了理论的应用水平,而对企业而言,学生的加入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高效汇聚创新型员工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社会影响方面,高校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宣传了特色化育人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而企业通过合作,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区域创新方面,政府通过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政策、资金支持和引导,提升了区域创新文化的内涵,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也巩固了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动性。

三、构建“寓教于研、教研相长”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为切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要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开展人员的学习和交流,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努力构建“寓教于研、教研相长”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发展的主要目标甚至是第一要务,要牢固树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创新型人才不仅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高校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以同一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最大程度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问题意识,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兴趣,使其从思想上认同追求真理的价值观,进而坚持不懈地探索。

(二)鼓励寓教于研、寓研于教,追求教研相长良好局面

寓教于研、寓研于教是实现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助益的,高校生产和运用知识的最佳局面是教研相长,即科研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培养科研人才。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科研可以使教学从内容到方式得以创新,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出创新型科研人才,进而促进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第一,应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案的革新,将学术前沿成果贯彻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第二,应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端正学生的学术态度,鼓励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第三,应充分利用校企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平台,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

(三)强化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打造高水平科研师资团队

师资水平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应用型师资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有力保证。因此,第一,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科参加培训,拓展学术视野,提升教师教研水平;第二,给予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大的学术自由,让其在充分发展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学生协同创新的培养工作;第三,鼓励教师迈出校门,适应企业,如建立校企人才互换机制,鼓励高校教授挂职企业科技副总,不断提升实践水平;第四,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鼓励教师在精确掌握专业知识和充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依托校内外协同培养平台,带领学生进行高效协同创新。

(四)加强校内外协同平台建设,构建多层次教学实践基地

第一,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协同平台,强化学校各学科、各学院和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教学实践基地,以达到交叉融合创新的目标,实现知识背景交叉互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二,推进产业协同,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着力点,探索网络共享条件下的“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建构和完善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培育具有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第三,加强国际协同,注重国际交流与协作,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如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并利用联合培养国际交换生、假期交流生等方式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开阔眼界和综合国际背景的创新型人才。

(五)健全协同平台运行机制,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良性运转

 第一,健全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高校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尝试设立如协同创新办公室等管理机构,统筹协调高校协同创新平台运行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纵横向联系,优化和综合利用资源;第二,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师激励机制,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或任期目标,使教师收益和晋升机会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挂钩,提高教师从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建立“科学评价—及时反馈—综合调控”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与监控动态系统,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六)重视协同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高校加强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不仅应重视制度层面的创新,还应当重视和加强协同创新文化层面的建设与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不同类型的协作单位、不同的处事规则、不同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深层次交流,在协作过程中,各方应在明晰利益风险、责任义务等基础上,更多地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思考问题与处理事务的角度出发,相互尊重,坦诚相待,从而实现合作的可持续性,实现互惠共赢。

四、江南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近年来,江南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与实践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为主要依托,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是培养产学研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江南大学作为典型的行业特色大学,始终坚持特色办学,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与营养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组建,以中心为依托将国内外食品领域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内食品龙头企业的资源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建立了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的行业开放式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学校加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和“现代工业发酵”两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力度,督促、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心人才培养办法。近四年来,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与建设,逐步形成了导师团队协同培养、跨学科协同培养、行业开放式协同培养、国际化协同培养等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以共建地方研究院(所)为纽带,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响应江苏省科技厅“重视和倡导产学研载体向苏北地区转移”号召,20128月,江南大学与宿迁市政府联合建立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宿迁市政府提供研发场所和运行管理经费,江南大学提供科研团队和技术力量,双方共同进行平台运行管理、产业联合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的建立运行,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宿迁的转移转化,提升了宿迁市创新能力。据统计,研究院建立以来双方共同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项目40余项,培养了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企业实践能力的产学研创新人才,取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丰硕成果。

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江南大学积极探索与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政府、扬州市食品工业园、如皋市人民政府及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建设“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如皋大健康产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采用事业实体或事业实体与公司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与地方政府或区域建立联合科研技术平台,构建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以及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三)以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为突破口,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江南大学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盘活校内外资源,在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同时,探索出了多条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南大学与中粮集团、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有60 多个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150多个研究生工作站,300个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平台的有效运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促进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分享两个典型模式。

1)“江南大学 + 宜兴协联模式”,由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团队与江苏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该模式通过成立江南大学——宜兴协联联合研发中心,设立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宜兴研究分室,联合开展柠檬酸废水回流发酵生产柠檬酸的项目研究并成功实现产业化,为企业节省成本上亿元,助推宜兴协联成长为我国柠檬酸发酵领域全国第三,同时培养出了大批企业急需、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2)“中国白酒169”模式,由江南大学牵头全国9家白酒龙头企业,围绕6个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项目江南大学有近40名教师和博硕士参加,企业参与人员达 53 人,探索出了产学研合作进行行业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新模式。研究不仅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难题,同时培养了一批专业性创新人才。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江南大学与全国50余家企业联合申报并承担了21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合同经费达3.5亿元,联合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项。

除此之外,江南大学还通过出台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积极引导教师挂职企业锻炼,2014年、2015年共选派60位教师到企业任科技副总,参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工作,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络,同时带回企业一线的经验与经历,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五、总结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施行,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协同创新理念将逐渐被学术界和管理层熟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将会愈加深入。高校不仅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在合作互动、成果共享、责任分担、评价激励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与合作探索,进而焕发协作方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协同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将大有作为,任重而道远。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困境与出路

李文静,摘自《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06

 

政产学研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市场引导及政府协助下,将生产、教育、科研按照不同社会分工、在职能与资源优势上进行统一调度,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政府统筹、协同与管理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受到了影响。同时,由于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被削弱,以及企业缺乏对于政产学研视角下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导致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困难。所以,高校需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尊重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同育人管理的作用,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一、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2018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弥补我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提升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既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可促进高校学生的能力提升。首先,有助于丰富高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不仅可运用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还可借助企业、科研机构及政府在专业教学上的资源,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相关信息与教学内容,促进高校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丰富及知识结构的完善。其次,高校、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可通过自身的专业视角以及实际工作的角度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加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于同一知识信息的解读能力,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还可促进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有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实践,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首先,有助于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高新科技在实践过程中的推广运用,不仅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对于技术的充分理解,还需企业员工对于新技术的熟练运用。其次,还有助于高新技术反馈模式的建立。我国现有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有限的原因不仅在于科技成果本身,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反馈机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可提升高校的专业能力及科研实力,能够对投入实验的科研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升及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可以将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迅速投入生产实践,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推动企业产品类型与生产技术的更新。其次,推动企业产品市场满意度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发展。最后,还有助于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预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落实的时间被缩短,合作企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上市时间的缩短,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发展。

(四)有助于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的发展及大量高素质职业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首先可为相关院校及企业争取一定的政策倾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效率的提升及企业的发展。其次,还有助于促进本地区生产方式的优化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可通过政府统筹协调对部分已成熟的科研成果与技术进行推广,有助于为企业生产发展聚集现有的创新资源,强化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地区企业发展转型,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如下。

(一)政府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政府作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的倡导者与参与者,可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首先,政府的协同管理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与分配。其次,部分地方政府的政策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对于相关政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有限,从而影响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最后,部分地方政府的经济支持有限,导致经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企业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中的地位被削弱

   企业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键步骤,对于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首先,企业与合作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沟通存在问题。部分企业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沟通仅停留在浅层面上,对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方面的沟通较少,导致部分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一脉相承,影响了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部分企业管理模式松散。过分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对于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及其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最后,企业的科技孵化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企业对于科研成果的反馈不及时,反馈报告与意见笼统模糊,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改进,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匹配度较低

首先,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部分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工作开展之前与企业沟通不足,导致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贴合不紧密,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阻碍了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部分高校与企业在育人理念、指导思想及具体的人才培养路径上存在较大分歧。部分高校学生在高校接受的理论教学与在企业接受的实际指导存在较大出入,导致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效率与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最后,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部分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科研项目确定之前的市场调研不够充分,加之科研机构与高校对于企业的需求及高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科研能力错误估计,导致高校科研成果的研究周期被延长,影响了高校科研成果投入生产的时间,不利于高校大学生实际科研水平的提升。

(四) 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

首先,高校缺乏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利于高校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其次,缺乏对院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科学评价与监督机制,导致高校与企业及科研机构并不能找到与自身实力及目标相一致的合作伙伴,影响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最后,缺乏对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有效监督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导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效率低,不利于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及全面发展。

三、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进策略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等部分的综合力量,集中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推动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政府要明确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的提升。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性与优势的宣传,提升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参与热情,加强相关单位对于这一项目内涵、作用及指导思想的理解,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其次,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统筹作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企业的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优势进行了解与统筹,并鼓励其达成意向与合作,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政府还可通过加大对于创新基金的投入及财政补贴,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申报项目,三者加强配合与协作,推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强化企业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保证其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及理念上的一致性,深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效果,促进高校大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加深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提高。其次,企业需进一步改善自身管理模式老套的问题,不断提升企业对高校学生求知欲及学习积极性的激励,鼓励高校学生主动学习、动手实践探索,促进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企业还要不断优化科研成果孵化机制,将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迅速投入生产实践并给予准确的反馈和意见,促进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及企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校企沟通,提升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由于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开展涉及多个主体,需要高效的沟通机制促进各方面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首先,高校要完善现有的校企沟通机制。高校与企业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人才培养计划与理念需高度一致。校企沟通机制的建设可有效促进高校学生课堂表现与实践表现的有效结合,促进高校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科研项目开展之前要加强市场调查,对科研项目的实用性及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出明确的实施步骤,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最后,高校及科研机构还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强化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实践锻炼,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水平,缩短科研成果的研究周期,促进高校科研成果投入生产的时间,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评估机制

首先,高校要建立科学严密的学生评价机制,对高校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其次,在政府的带领下,高校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教学资源、育人理念、人才培养能力及教学实力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鼓励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找到与自身教学实力与教学理念相符合的合作伙伴,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高校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工作开展进行监督与考察,形成相互监督的氛围,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问题及成因探讨分析

 

张兰兰,摘自《南方论坛》,202011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目前还不够成熟,现在主要应用的模式有:关注科学技术的创新、共同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注重人才的培育、探寻协同育人途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各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等。但是,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严重阻碍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本科院校本身的办学能力、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等。

一、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加入了协同创新的改革与实践中,这股浪潮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注意,他们对这些院校改革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协同创新的途径、措施和形式,这一举动促进了地方本科院校改革的发展。就整体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在协同创新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我们在分析整合的前提下,对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一)没有鲜明的组织发展方向,协同只存在于表面

协同创新就是指对组织形式和组织状态的改革,通过不同的部门运用一定的方法将系统进行重组,让其成为具有协同作用的新型组织,并且此组织本身就具有相应的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现阶段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的协同创新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协同组织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各协同方的组织发展方向,让其发展方向变得模糊。甚至部分院校将其自身发展的方向或自身部分发展的方向取代了协同创新组织自身的发展方向,在很大范围内让协同创新组织自身的发展方向变得不够明确,造成了各协同单位不能有效地加入协同创新体的实际运行当中,让协同只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把协同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

(二)还没形成完整的合作模式,且合作领域较小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它是由多个部门围绕一个或多个发展方向开展的合作形态。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本身就具有的产学研合作相比,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其共性就是它们都有自己本身存在的初始模式和发展状态,也都拥有不同阶层的合作形式。从协同创新的内部含义和它向外拓展的对比来说,协同创新的初始模式和高级发展状况的差别就在于资源集聚机制和程度的不同,并且在它们的影响下造成协同效果的差异。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在合作的领域中不够广泛,存在方向比较单一的情况,院校和协同组织大多只能在某一具体的方面进行合作,缺少合作的深度和宽度。另外,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核心的运转方式和体系都很难做出改变,双方之间只是把目前的利益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合作关系,这也是影响协同效果的因素之一。

(三)组织阻碍和运行机制的困难较多

地方本科院校和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开展的协同创新之间的阻碍较多,各系统组织之间都不能完全透露自己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各组织之间在进行协同创新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冲破组织之间的重重阻碍,但因为他们之间的管理部门和运行机制不同,对于这些阻碍需要院校和各组织之间要逐渐适应对方的存在,不断冲破这些束缚。

另一方面,协同创新还受原有组织运作的影响,再加上政府没有做到及时地引导,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组织的阻碍依旧没有解除,资源不能得到很好地利用,协同效应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各组织之间对创新理解、观念、管理以及投入方式不同,对于利益的需求也不同,就造成了各组织之间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互利共赢结构体系,缺少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共同分担,在合作关系和融合方面也没有形成较深的体制,也没有找到科学分析利益成果的方法,这些都会影响协同创新成果的开发。再一方面,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他们的管理方式和社会保障体系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就会给协同组织里成员的相互交流造成阻碍,他们之间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式也会不同,不能够充分地利用好人力资源的优势。最后,协同组织之间的联合行动较少,不能够充分地了解对方的信息资源情况,经常出现资源的重复投入和跨领域间获取资源艰难的现象,导致学科专业之间不能够完全交融,不断出现研究重复的问题,创新资源信息不能够集中管理,给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创新造成了阻碍。

二、引起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外界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协同创新不仅受到自身内部原因的影响,还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管理者的合作意图、外界对地方本科院校能力和发展途径的认识等方面。在政府政策方面分析,阻碍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环境不完善和缺少专业的指导和政策支持。虽然建立了协同创新平台,但是当地政府的政策和发展导向不健全,政府政策无法在实际的应用中给予协同创新相应的支持。虽然现在政府部门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特别是在关键技术、产权保护等方面无法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

另外,政府部门没有办法直接对人事、考核、税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引,就导致了创新和协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根据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其在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给予一些扶持政策,同时,还要对地方本科院校本身和相关校协同创新组织给予政策方面的优待等,不断帮助地方本科院校提高自己的实力,增强院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动力。从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合作对象来看,企业是其协同创新的主要合作者,但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参与的主动性。此外,社会各界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实力有一定的质疑,他们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创新没有关联。因此,这种观点让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协同创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其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内在因素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内部原因来看,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含义,在这种前提下再来探究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内在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参与者的协同意愿,同时也与是否能够完成协同目标有着直接关系。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自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建立以来,院校的建设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它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生产能力存在的问题,它包括:专业的设定和构成、师资的水平和质量、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等。

在专业的设定和构成中,绝大多数的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的设定和其专业的分布上缺乏系统的管理,专业设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造成了地方本科院校专业重复率高,不能够与地区企业所需的要求相契合。并且第二专业设置较少,其专业设定的重叠度和契合度低,这就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说明地方本科院校所生产的大量知识并不是社会所需的必需品,或者是可有可无的产品,导致协同创新组织参与者的利益和目标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利益和目标具有一定的差别,让他们之间的联系减少,协同创新也不能继续往后发展。同时,也让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和盲目,只对同一类人才或技术服务进行培养和输送,进一步增加了协同创新的困难。

师资力量也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作为协同创新的中坚力量,其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着知识生产的多少和质量。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数量较少、结构不够完善、水平不高等。与重点本科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另外,在适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中,特别是在适合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实际教学方面的能力也急需提高。此外,在师资结构上,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符合专业教育要求的“双师”教师团队。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完善的教师团队方面,没有有效的解决途径,同时也没有完整的激励和制约体系,缺乏对师资团队科学的管理。由于缺少对教师团队整体发展和长期发展的规划,造成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技术资源的支持。让协同创新组织的参与者与管理人员对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协同创新产生了怀疑和担心,造成协同创新在地方本科院校中不能进一步地深入。

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工作,与协同创新组织共同加强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让其人才质量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企业的标准要求,是地方本科院校和协同创新组织的参与者实施协同创新的目标。要想这一目标能够得到其他协同创新参与者的同意和认可,就要满足以下要求:第一点,其培养和输送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第二点,能够让社会和用人单位意识到经过协同育人方式培养的人才比其他方式的支出更少、更方便,能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但从整体来看,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向社会和用人企业培养和输送的专业人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用人单位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更具经济效益的人才,这种情况也在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进步。

(三)协同创新自身的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不止是地方本科院校因素的影响,其协同创新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它的问题主要在组织目标和任务、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首先,在组织目标和任务中,其成因主要是在协同创新的组织中,通常是以地方本科院校的组织目标为主,或者是把目标的作用混淆了,把某一个环节目标当作整个协同创新组织的目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他们制定出来的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无法对其目标进行实施,没有在时间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时间段,在空间上也没有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目标。由于不能制定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导致无法对协同创新体下达明确的任务,让协同创新组织无法进行具体的工作流程。由于这些问题的发生,让协同创新只能停留在表面,协同创新组织之间的具体工作无法开展,不能深入合作,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协同创新平台,但无法进行实际的运作过程。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组织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绝大多数的协同创新参与者,都是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内部机构设置,他们部门的制度建立经常受到协同创新带领组织的限制,并且需要按照其内部组织的管理机制进行工作,对于下属机构的设立,大多数都是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层制组织来进行设置,并不是依照协同创新的需求,通过冲破组织阻碍,注重创新的方式来设立。

三、结论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向社会和用人企业输送和培养人才的中坚力量,其协同育人尤为重要。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自身所存在的内在问题,还要克服外界因素对其协同创新的影响,并与协同创新组织一起做到资源信息的统一,避免投入过程中的浪费。另外,共同为相同的目标所努力,最大程度地做到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

  

 

 

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地方院校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李荫展,摘自大众科技》,201908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骄人业绩。但是在东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在中国面对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之际,除了继续拓展“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外,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特别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拉动内需,是促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可靠保证。经济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面板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劳动力受教育层次和地区产业结构互相匹配是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保证,教育水平较低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教育水平较高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越是落后的地区,越是留不住人才,人才也就越缺乏。虽然针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投资导向方面,国家出台许多专向扶持优惠政策和措施,但是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困难却是长期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针对这种态势和局面,广西科技大学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工科院校,从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入手,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校外智力,有机地将传统学校教育平台与企业技能培训平台整合成一个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地方院校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和输送了广西相关产业急需人才和企业技术骨干,更好地服务于广西千亿元产业,促进广西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一、人才培养与广西制糖、食品、茧丝绸产业人才实际需求脱节

广西地处亚热带,甘蔗、木薯、桑蚕茧丝等特色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发展, 广西形成了制糖、食品、茧丝绸等门类较全的涉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形成了广西传统的涉农支柱产业,同时也构成多个广西千亿元产业集群。虽然这些行业在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行业企业多半表现出因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而体现出的产品质量和技术落后,且多数分布在偏僻落后的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居住、生活及子女上学条件较差,极难留住人才。落后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限制了这些产业的发展。

广西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创建初衷就是为了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制糖、食品、茧丝绸、医药等广西的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应用技术问题,同时瞄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前沿及趋势,开展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该学科2006年获“生物化工”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010年“化学工程与技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3年被自治区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科逐渐培养成为广西的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该学科目前拥有生物化工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自治区级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糖资源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单位)、广西高校生物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甘蔗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绿色制糖技术及工艺创新团队、糖资源加工技术及过程强化广西高水平创新团队等学科平台,成为广西的轻化工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基地,为制糖、食品、茧丝绸等广西优势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但是近年来,在强调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提升学科水平的同时,却在科技服务社会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经常出现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与国内其他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度同质化,没有体现个性,更没有体现地方特色。人才培养强调了学术性,却又忽略了实用性,研究生的学习和培养基本上属于“闭门造车,封闭自修”。因此,如何加强校企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提升学科科技服务社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像我们这样一所地方院校开办硕士研究生培养时所必须和彰显的关键所在。

二、构建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

高校的主要职责就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各种专业人才,而企业为了企业经营、产品和技术提升需要各种专业人才。高校的职责是培养好人才,而企业的作用是利用好人才,这是社会分工合作所决定的结果。但是由于高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存在差异而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现象。通常情况下,高校培养人才在前,而企业利用人才在后,这也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可能落后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此外,由于中国高校多数是公办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经费,在办学经费方面与企业没有太多联系,这也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实际需求脱节。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特别是高校高水平科研设施和创新团队建设得到空前提升,尽管国家也要求高校强化科技服务社会意识,与企业分享高校高水平科研设施和创新团队,但是由于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实体,即使有实际需求,多数企业也没有领会和意识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这一红利和便利。虽然一些企业也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和良好的实践实训设施或基地,但是多数高校办学也还是与企业脱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逐步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行业调查,寻找产学研的结合点,形成产学研互相促进,服务教学的新理念。通过科技服务,主动融入广西制糖、食品、茧丝绸产业发展,通过校企科技合作,提升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率,提高学校声誉,同时锻炼和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质和技能,发展壮大自身办学实力和水平。

(二)产业引导教学,教学主动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核心知识体系。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直接对接,满足广西制糖、食品、茧丝绸等行业人才需要。

(三)发挥产业实践教学的场地优势,建设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机地将传统学校教育平台与企业技能培训平台整合,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兼职导师,构建“学校+企业”双平台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新办专业在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短缺问题。

(四)科研促进产业升级,产业锻炼教师队伍,锻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为企业培训技术骨干20余人,向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7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任指导教师5 人。

(五)建立产学研联盟体系,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以“研”为媒介和支撑,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培训方面的问题,使企业获得利益;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给予高校学生实践实习方便,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任指导教师,弥补实践实习企业难寻、经费不足、缺乏指导教师等方面缺陷,甚至安排学生参加校企科技合作课题组,共同研发核心技术、共同培养拔尖人才,实现人才与技术双重转移,构建人才培养全新模式,为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通过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校成功地解决过去遇到而无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1)通过产学研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训实习教师,解决了实训实习师资力量不足问题。(2)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验室和校内实验室共建,解决设备不足问题。(3)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一系列问题。(4)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解决冷门专业,招生吸引力不足和学生学习不自信问题。(5)通过产学研合作,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解决教师工程经验不足,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问题。

三、通过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技服务社会能力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效果显著

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在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果。该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通过科技服务,主动介入地方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校企科技合作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与当地企业对接;另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同时锻炼、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技能,并进一步邀请企业技术骨干作兼职导师,有机地将学校教育平台与企业技能培训平台整合成一个优势互补、学校/企业人才培养资源互为支撑、学校科研/企业科技共同提高、人才培养/企业用人双赢双促的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化工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并构建了“学校+企业”双平台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实习教学模式。

通过产学研合作,依托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6项,师生共取得国家专利6项,发表科研教改文章60多篇。相关教师先后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广西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柳州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为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科技服务广西制糖、食品、茧丝绸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工科理念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李海燕,摘自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4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改革举措。它指的是“新兴、新型、新生工程学科”。其内涵是通过新理念、新要求和新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和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新工科人才要求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学科交叉能力、自主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和全球视野。“实施高等学校协同育人计划,推行政、校、所、企结合人才培养新机制”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求。产学研结合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一、创新产学研协同育人“双导师”运行机制

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之间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相互信共享促进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共同完成重大科技项目,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企业生产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教育培养质量。因此要有完整的协调机制、运行机制、教学机制、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产学研一体化协同育人“双导师”制运行机制,是指校内与企事业导师合作完成学生的培养。“双导师”运行机制往往因为校企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内部激励不相容、资源冲突与缺失等问题而限制了这种机制的良好运营。新工科理念下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校企合作“

双导师”运行机制必须有效实施,提高重视、明确培养目标、完善约束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实施激励制度、加大资源投入。

二、构建新工科理念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属于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机制范畴,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要体现灵活性、系统性、实践性、整体性。强能力、重应用。校企协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合作型课程,对理论课体系和实践课体系要合理设置,做到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重视企业经济行为与教学行为的统一,注重理论学习贴近生产实际,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调整改革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灵活的教学平台。新工科理念下对学生实践性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具备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课设置要根据产业、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要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从单一教师授课到讨论交流、企业专家讲座、专题学习等多样性教学模式。

三、协同构建“分段式”人才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1 + 2 + 1”分段式培养,在第一阶段大学一年级时实施专业招生,将学科类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合并培养,按照专业大类开设公共基础课,以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第二阶段大学二、三年级时以培养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素质为目标,设置好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选修课的设置要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全方位的了解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第三阶段大四阶段,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作用,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促进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角色的转变与衔接。

四、创建“新工科”理念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是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签订一纸合同,走马观花的参观实习,要把其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要完善和发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双方依据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对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建设和管理,要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成立基地委员会,成立专门的教学师资队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平台、指导和技术支持,必要时提供资金支持。

五、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质量评价与反馈是人才培养的保障。高校要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对人才培养目标及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等进行客观评价,以不断使人才培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要求。可借鉴课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目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高校。随着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地位的发挥,可引入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对人才培养实施多元性评价,更有利于全面监测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建立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使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将企业的岗位标准和用人标准引入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制定,评价指标可包括教学过程是否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课程设置是否与企业社会用人需求相符合、教学内容是否与现有技术相接轨、毕业生综合能力是否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等。

六、结语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科技人才,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体制和方法,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培养满足新经济、新革命对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一带一路”等战略思想的提出,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促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才的培养,是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改革方向。

 



上一条:高教参考第59期 下一条:高教参考第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