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参考 >> 正文

高教参考第67期

2023-12-22  点击:[]

高教参考

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专辑

淮阴工学院高教所主办 2023年第4期(总第67期) 202312



编者按: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校意识到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一些应用型高校的文化建设却还没被很好地纳入学校的整体办学规划中。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坚持办学行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引导学生将“求真”和“向善”的追求统一起来。本期高教参考以“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为主题,梳理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以期对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l 李凌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引领下的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

l 周亚军,洪林: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的偏离与矫正

l 张明,王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与“术”

l 董杰:文化育人视野下应用型高校美育建设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引领下的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


李凌燕,摘自《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12


一、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和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不仅在自身教书育人、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对于学术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强调人才面向社会的能力,这就需要其破除传统的“重学轻术、重道轻技”观念的束缚,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办学理念、课程体系、育人模式改革。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文化积淀难以支撑学校转型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人功能式微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知识技能并形成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逐步成长为能担当社会重任的有用之才。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文化育人功能正在衰退,主要表现在:在人才培养内容上,仍部分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技艺相习而轻品格塑造的倾向;在人才培养形式上,习惯于大而无当的空洞说教而缺乏抚慰心灵的相伴成长,习惯于轰轰烈烈地开展活动而缺乏人文精神的无声渗透;在人才培养成果上,大学生普遍存在抗挫折能力低、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能制造矛盾而不善于解决矛盾。这些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在于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引领能力下降

高等教育肩负着中国学人修齐治平的梦想,被赋予了捍卫理想、正义、良知的使命要求。高校“通过高层次教育与高品位文化的影响造就社会成员的精神气质,以此来维护文化与精神传统,不断影响与引导社会的文化主流”。但是当前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有下降趋势,在应用型高校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价值失守导致教师群体公信力下降,美誉度降低;另一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呈现出世俗化、市场化、行政化倾向。市场化使高校逐渐放弃对理想主义的追求而沦落为生产同质产品的生产车间;行政化导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发展思路,使高校失去应有的超脱与独立精神。

(三)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现的能力。应用型高校的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管理理念因循守旧,缺乏突破既有体制机制的勇气和开门办学的开拓精神。第二,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对接企业行业需求。如何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创新潜能的文化氛围,培养能对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人才支撑,是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命题,各高校也努力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的方法路径。但是从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引领途径、方法、措施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还停留在书本上、讲稿中,并没有内化为师生的实际行动。因此,如何创新方法、拓展思路,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引领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路

本文提出引入文化语言学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通过实施话语引导策略,塑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发芽的文化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校园文化的灵魂,真正起到引领应用型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从而推动文化创新及相关制度建设,进而促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一)实施话语引导策略的理论依据

笔者在《新媒体话语引发的文化问题及制导策略》一文中,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曾指出:将语言视为文化载体及记录文化符号的观点,片面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及对文化的依附性,忽视了它对文化的制导(控制与引导)力,因而不能完全概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其实从发生学上说,语言和文化是同源共生的,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形式,文化是语言的精神内核,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正像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言,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

国外研究者很早就认识到语言的文化塑造意义。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语言创始期是先有概念后有名称(即语言对概念的指称),而语言通行后,人们则是通过语言学习了概念,是语言帮助人们形成了由其所指称的事物的概念。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一生下来就被交给了语言,在语言“寂静的轰鸣”声中形成了对世界万物的认识,然后才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言说。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原始语言的概念范畴》一文中指出,人类运用语言认识世界时,思维不知不觉中受到语言形式体系的牵引,因而会把语言中所隐含的成体系的“预期”投射到现实世界中,人类对事物意义的获取正是来自于投射到经验上的语言形式。因此,语言并非简单地反映经验,而是在为人们规定经验。

西方学者关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认识为我们确立话语引导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改变特定群体赖以生存的语言氛围,促使良好文化生态的形成,从而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产生潜在的影响。

(二)实施话语引导策略的条件

我们认为,“话语引导策略”是指通过对场域内语言环境的塑造而逐步改善其文化生态的策略,具体指的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场域内,引导社会成员传播携带特定文化元素的话语或语段,促使该话语或语段在与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被认可并吸收,从而使该话语所携带的文化元素固化为团体或组织文化一部分的一种策略。

话语引导策略要取得实效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话语主体在一定场域内拥有话语权。话语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话的权力,即话语主体在行为场域内所拥有的言说权力。一般来说,言说权力与拥有传播渠道和平台的数量成正比,话语主体掌握的媒体数量越多,其言说的权力就越大。二是一定的话语机制产生的传播效力。传播效力与话语权也成正比,话语产生的传播效力越大,话语权便越大。传播效力与传播内容、方式、手段的受众接受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二,携带文化元素的话语或语段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这就要求话语主体在构建话语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构成方式简洁明了、易于传播。一般来说,越贴近百姓日常生活与口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越容易让受众产生悦纳心理。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深入人心,至今仍被广为传诵,就是善于从民间话语中汲取营养的缘故。毛泽东的“纸老虎”“糖衣炮弹”,邓小平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等话语,都来自田间地头,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又别有意趣。二是话语构成方式与时俱进、不落俗套。例如,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话语体系中,让受众乐于接受。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能够增强语言的可接受度,从而提高传播效力。第三,实施话语引导策略需持之以恒。新的话语形式从生成到最终走向流行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话语的初创期。社团或组织中少数人使用该话语,大部分人对话语的能指(话语的表现形式)与所指(所携带的文化含义)持好奇或观望态度。第二阶段是话语的推广期。话语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加上传播者的话语效力,使话语受到社团成员的喜爱,表达方式被接受,但文化含义并未沉淀为社团文化的一部分。第三阶段是话语的定型期。话语在社团或组织成员中长期使用,固化为日常生活或工作语言的一部分,其文化含义逐渐沉淀为社团文化的元素之一。要实现三个阶段的转变,需借助媒体及人际传播的力量,长期着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话语的生成与传播是实施话语引导策略的成功范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大场合用医疗隐喻(刮骨疗毒)、捕猎隐喻(打虎拍蝇、关进铁笼子)、战争隐喻(攻坚战、闯雷区)来构建反腐话语体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反腐意志和决心,在主流媒体的推广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时代强音。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重塑应用型高校文化生态的策略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重塑应用型高校文化生态,关键是要破除传统观念束缚、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结合应用型高校历史和传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简明、生动、形象、便于传诵的语言,融入高校管理层、校园媒体、教学用语等语言场域中,使其成为师生口耳相传的流行语,并内化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实现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宗旨。

(一)改变会风文风:管理层话语改革

高校管理层是高校文化的倡导者、变革者与管理者,高校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文化氛围,就要求管理层破除行政化的陋习,改“假大空“话语模式为”短实新“话语模式,在总结办学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语言中,通过积极倡导、身体力行,重塑高校的德性光辉。具体来说,需做到以下两点:

1.改变会风,营造敢说真话、敢直面问题的文化氛围。高校管理的行政化,表现在口语表达方式上,就是管理层热衷于说官话套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管理者没有进行深入钻研、实地调查和独立思考,不了解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工作实际,说不好真话;二是部分管理者出于种种顾虑,不敢正视学校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只好以空话和套话进行掩饰。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改变会风,形成“敢说真话、敢担责任”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领导要身体力行,有愿意听真话的雅量、鼓励说真话的睿智,让基层教师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改变文风,推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文风是校园制度文化的缩影。各类文件中包含着学校管理者制定制度的理性原则、价值取向、理念追求、道德标准、利益协调等,是师生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广泛认同在制度层面上的反映。当前,高校在制定制度时仍存在脱离实际、不能对接社会需求的倾向,如关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办法,过分重视申请和授权的数量而忽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执行制度过程中遵循有法必依的原则,让制度文化真正发挥约束、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作用。

(二)重建话语权:校园媒体话语改革

校园媒体是高校文化传播与建构的载体,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媒体通过全面报道、深入分析,“反刍”思考高校工作中出现的新事件、新问题、新发现、新观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事件选择、舆论导向中,以濡养精神、铸造品格,从而引导高校文化健康发展。当前,应用型高校校园媒体在引领舆论导向方面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校园主流媒体的话语主导力不强。新媒体出现之后,校园主流媒体在信息发布方面失去了原有优势,相反,其程式化的语言风格、报喜不报忧的事件选择方式,使其与广大师生之间的话语鸿沟不断拉大而逐渐走向边缘化。二是未能积极挖掘新媒体的话语空间。面对新形势,高校本应及时抢占新媒体这一话语空间,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增强舆论引导力。可惜的是,多数应用型高校由于宣传力量匮乏、文化观念守旧等原因,未能充分挖掘新媒体在舆论导向方面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校园媒体需从改革话语模式做起,切除自身的固瘤顽疾,重建话语权。

1.实行校园主流媒体话语模式改革。第一,打破固有的语言框架,改变因循守旧的话语模式,形成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用语氛围,既要注意从现实生活用语中汲取语言养料,也要大胆借鉴虚拟社会话语中贴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春张力的言语特性增强校园媒体的亲和力。第二,改变传统媒体“报喜不报忧”的叙事模式,敢于揭露、批判高等教育和社会生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不良现象,做到不隐恶、不避嫌。通过揭露和批判引领良好校园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抢占新媒体话语空间。第一,以开通工作微博等方式,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网上即时互动,广泛了解师生思想状况,通过沟通增进理解、解决矛盾,汇聚新思想、新观点,提高师生对学校公共事件的关注度及参与热情。第二,充分发挥辅导员、广大教师的新媒体话语能量,培养微信群、QQ群民间领袖,及时疏导负面情绪,防止不健康情绪恶意扩散,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

(三)倡导互动争鸣:课堂话语改革

高校课堂是师生探求科学与真知的重要场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阵地。学生通过课堂汲取新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争鸣中,提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受到教师学术修养与人格魅力的感染,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时又是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理想、传承精神的过程。传统教学观念中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常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重说教轻启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度强调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重知识轻情感,忽视语言的感染力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1.以讨论式教学语言代替说教式教学语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高校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合唱”行为,而不是教师的“独唱”。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教师要通过选择和锤炼教学语言,营造互动的氛围,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这一点,美国教育学家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理论值得借鉴。弗兰德斯提出的课堂教学中营造互动的方法包括:第一,接纳情感,宽容地接纳或者纾解学生的积极或消极情感;第二,表扬或鼓励,包括以善意玩笑的方式消除紧张、点头示意或者言语鼓励;第三,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想法,理清、发展或拓展学生的思路;第四,提问,提出内容或程序方面的问题,请学生回答;等等。从接纳情感、鼓励肯定入手,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能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以鲜活生动的语言代替枯燥乏味的语言,提高教学语言的感染力。语言的感染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起学生注意、唤醒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智慧的语言力量。教师“情趣盎然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生动形象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能把学生带进求知的殿堂,使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提高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来充实教学语言;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艺术修养,学会将枯燥深奥的理论转化为简洁生动的语言,以自身的语言魅力增进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重塑应用型高校文化生态,通过管理层、校园媒体及教学话语改革,有助于深化应用型高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授业与育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高校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在新形势下实现转型发展。





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的偏离与矫正


周亚军,洪林,摘自《教育探索》,2021年第3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和创新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先进知识的集散地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代大学已经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以面向应用、服务社会需求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高校更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面临着既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要坚持大学精神本质和文化品位的双重挑战。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应用型高校普遍办学历史不长、文化底蕴不深,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又使应用型高校过度迎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淡化了作为高等学府对文化的追求和引领。于是,一些应用型高校的大学文化正在发生偏离。大学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应用型高校要避免成为“知识工厂”和“职业培训所”,就必须正视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内在原因,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回归大学立德树人的本质。

一、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偏离的表征

1.文化建设的同化

文化是大学的共生体。纵观世界著名大学,都极为重视大学文化的传承,且融入自身的特色,并通过校训形式呈现出来。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既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凸显了学校在理工科领域的优势特色;西点军校的校训“职责、荣誉、国家”,高度凝练了军事大学的特征和内涵;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训“立足于拜仁,成功于世界”,既继承了办学历史,又体现了办学追求。我国对大学文化的建设起步较晚,1999年召开的“通识教育与大学文化发展——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大学文化”的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纷纷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但大学文化的同质化现象却也日趋明显。

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同质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研究型高校的大学文化区分度不高。部分应用型高校在口号宣传上是应用型,但在办学思想上仍沿用“传统精英化的办学理念”指导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用研究型高校的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是应用型高校之间大学文化趋同。在强调“应用”的大环境下,应用型高校普遍对大学文化的认识不深,对人文学科的重视不足,大多采用理工科的管理模式管理人文学科;同时,应用型高校对凝练自身特色文化重视不够,其大学文化没有很好地展现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和优势。所以,当前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人文学科萎缩、大学文化氛围不浓等现象。

文化既是一种历史传承,也是一种价值守望。当大学文化建设脱离了高校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忘却了办学的初心,再华丽的词语、再巧妙的表达都难以得到师生的认同,更不会激发师生的内在激情,那些口号式、应景式的校训只是“附庸风雅的文化符号”。

2.功利主义的泛化

功利化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通病,在应用型高校尤为严重,并呈泛化趋势。就学校的管理层面而言,由于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应用型高校的管理者普遍把影响办学的各类“硬性”指标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以求得办学层次的提高、办学资源的增加,奉行办学行为“唯指标”论,而对于“软性”的大学文化则关注较少。就教师层面而言,在“唯指标”的强势行政文化主导下,大学教师容易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状态遵循着大学管理制度的设计,相应地更关注涉及自身发展的职称评定、科研经费、论文发表以及考核指标等,而偏离了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的本分,以致在大学教师中出现了“认认真真育己、马马虎虎育人”的现象。就学生层面而言,教育者的功利思想必然波及并影响到受教育者,部分学生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的目的是应试和获得学分而不是汲取知识、读书报国,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是建立人际关系和增加入党的“筹码”而不是服务同学、提升能力。大学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部级学生干部”等现象频频见诸报端,而这正是大学生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的结果。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应用型大学的出现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办学定位的“应用型”是指应用型高校在办学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战略层面的追求,但高校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根本职能不能改变。办学定位的“应用型”不能使一切办学行为追求“实用性”,而一旦这种以“实用”为导向的办学思维形成氛围,大学文化也将呈现出功利主义的泛化。在这种大学文化中,大学校园的宁静被打破,大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受到冲击,大学传承已久的通识教育被淡化,片面地追求“应用”至上、技术至上,只盯着产业行业的短期需要“培训”劳动力,而忽视依据教育规律“培养”高素质人才,表现出急功近利、粗糙短视的办学行为,那么,所谓的应用型大学也就只能沦为“知识工厂”和“职业培训所”了。

3.文化活动的虚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深层次目的,是为了通过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受到大学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高校一般性的文体娱乐活动多,而富有深意的人文教育活动少,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内涵不深、吸引力不足,许多学生参加活动是迫于行政命令或是为了获得学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活动组织方不断加强对活动形式的包装和创新,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布置华丽的舞台,模仿综艺节目设置各类互动环节,活跃现场气氛,使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出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繁华景象,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形式的华丽替代不了内涵的深刻,看似繁华的校园文化活动背后透露的实则是大学文化的虚假繁荣。

不可否认,形式创新既是增加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文化与时俱进的现实需求,但形式的创新和内涵的挖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应“各居其位、各展其能,内涵为主、形式为辅”,不能有所偏颇或废弃,更不能越位或错位。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涵的主次地位“本末倒置”,使得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一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只能满足学生对文化活动的娱乐性体验需要,难以体现大学文化应有的品位和追求,也就难以实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功效。大学文化绝不能等同于娱乐文化,当校园文化活动外在的华美包装掩盖了其应有的丰富内涵,当活动的娱乐性体验超过了所引发的理性思考,校园文化活动也就偏离了大学文化的本体性,再火热的文化活动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二、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偏离的成因

1.办学模式的趋同与个性特色的淡化

大学文化同质化的背后是办学模式的趋同。较之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研究型大学,应用型高校属于一种“新型大学”,当前对应用型高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不充分,对“办什么样的应用型大学”和“如何办应用型大学”这两个战略性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2015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这是国家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作出的政策性引导。对于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等具体问题,各高校还需要因时、因势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特色化办学之路。

受外部单一评价体系和高校自身经验主义办学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应用型高校办学模式趋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高校并没有真正把办学思路转换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来,而是不顾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潜力,在办学层次上求高、在办学规模上求大、在学科门类上求全、在专业设置上求新,追求“高大全新”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仅仅是对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零敲碎打、修修补补”,并没有真正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驱动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链与产业链没有形成紧密的对接关系。应用型高校自身的个性特色正在逐渐淡化,办学定位模糊,传统优势丢失,人才培养规格不明。办学模式的趋同和个性特色的淡化使得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经济新常态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应的,应用型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竞争力也在逐渐下降。

2.工具理性的越位与价值理性的衰落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行为的合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决定于对某种包含在特定行为方式中的无条件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无论该价值是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只追求这种行为本身,而不管其成败与否”;而工具理性“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用作‘条件’或者‘手段’,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和特定目标”。简言之,价值理性强调“做什么”,追问的是行为本身的价值;工具理性强调“怎么做”,追问的是行为产生的效益。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指引方向,工具理性为价值理性提供手段支持,二者相辅相成,是人类理性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应用型高校的管理者把如何抢抓机遇提升办学层次、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当成首要关注的问题,这实质上就是工具理性的思维。当工具理性占据上风时,“效率”成为价值判定的主要标准,高校成为追求“效率优先”的“知识工厂”和“职业培训所”,办学行为被简化为可计算、可测量的活动,非应用性、非生产性的人文学科逐步被削弱,师生的情感和精神价值需求被漠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生意义的渗透显得力不从心。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这也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和根本标准。立德是与人的情感、意志、心理等因素密切关联的,其复杂性、不确定性难以仅仅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逻辑推演。而工具理性的越位,使得原本有着丰富情感的“立体的人”被抽象地数字化处理,把大学的求真与向善、科学与人文割裂开来,造成了师生精神层面的断裂和大学价值理性的衰落甚至缺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必须坚持办学行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引导学生对“求真”和“向善”追求的统一,培养既术业专攻又有人文情怀的卓越人才。

3.形态文化的堆积与本体文化的空虚

大学文化是形态文化和本体文化的统一。所谓形态文化,是指能体现和表达大学文化,并能够为人所直接感知的文化表现形式;所谓本体文化,是指决定大学文化之所以为大学文化,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精神内核。不难发现,形态文化是手段性、工具性的,本体文化是根本性、基础性的。换言之,本体文化是形态文化存在的前提,形态文化是本体文化的外在表现,本体文化决定并规范了形态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离开本体文化,形态文化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前,应用型高校越来越意识到大学文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大学文化建设却还没被纳入整个办学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中,缺乏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缺乏全校层面的统筹机制、科学管理机制以及资源保障机制。高校各部门虽然都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建设职责,但是由于没有全局性的规划,在开展大学文化活动时,难以摆脱部门的界限,没有依从整个大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要求开展活动。大学文化建设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大学文化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导致大学文化建设从内容到形式、从计划到实施的零散和混乱。在具体的活动策划上,活动组织方没有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忽略或淡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宗旨和目的,过多地追求活动形式的完美和场面的宏大,而对活动主题的挖掘不深、对大学文化内涵的表现不足,注重增加活动的“技术含量”而忽视其应有的“内涵分量”,关注活动要“吸引眼球”而忘却了活动更要“慰藉心灵”。因此,应用型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表面上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热闹非凡的局面,但由于活动缺乏明确的主题引导,难以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而不同的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各自为政,造成形态文化的堆积与本体文化的空虚,难以形成文化活动育人的合力。

三、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偏离的矫正

1.打造个性文化,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大学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大学文化在推进应用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各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追求。在当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内外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特色就是高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型高校只有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办学之路,才能实现百花齐放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地域性和实践性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色。就地域性而言,应用型高校因地方需求而生,也将因地方需求而盛。应用型高校只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才能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应用型高校要主动借鉴和吸收地域文化的精髓,将地方的特色文化、人文精神纳入大学文化建设中,用地域文化充实大学文化的内涵,形成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文化。就实践性而言,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要符合产业发展的逻辑体系,遵循的是技术逻辑,人才标准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大学文化建设上,应用型高校要将行业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融入大学文化中,使广大师生在这种特色文化的熏陶下逐步接受、认可行业发展对人才和科研的要求,进而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和行为自觉。当前,应用型高校普遍实施的产教融合不仅是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优化整合,还是产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两种文化的交融。产教融合要从物质层面的互惠,逐步向体制层面的互动过渡,直至实现文化层面的互融。只有上升到文化交融的层面,产教融合才能实现长久、稳定的深度融合,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2.厚植人文精神,坚守大学育人使命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两个基本方面。科学精神以理性为核心,追求的是客观世界的“真”;人文精神以伦理和价值为核心,追求的是人性的“善”与“美”。理想的大学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受功利主义思想以及自身办学定位的影响,人文精神在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中处于弱势。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必然突出应用技术的特殊地位,应用技术属于“求真”的范畴,无关“对错”和“价值”。一旦应用技术脱离了人文精神约束,脱离了人类价值伦理的规范,就难免会导致悲剧性的后果,曾引发全球轩然大波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是人文精神失落的结果。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在于“明德”“修身”(《礼记·大学》),通过人格的塑造达到道德的至善至美;20世纪西班牙思想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大学的使命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培养。可见,古今中外,无论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其育人的根本任务一直没有改变。应用型高校开展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其首要任务是“育人”,在于帮助学生成长为人性意义上的“完整的人”。而成为“完整的人”的本质需求是什么?《礼记·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以德为本”是古人所认为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知识分为“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并且“德性之知”高于“见闻之知”。急功近利的“作坊式”训练也许可以在短期内培养出合格的劳动力,但永远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高校要厚植人文精神,以人的发展和需求为根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教育意识弘扬理想主义、重视人文关怀,正确处理知识育人和人文育人的关系,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不断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强化精神引领,回归文化育人本质

黑格尔认为:“精神就是自然的真理,从而也就是自然的绝对本原。在这个真理中,自然消失了,精神则作为达到了自为存在的理念而出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主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独特气质的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内,它能引领价值导向、凝聚人心归属、规范行为选择;对外,它又彰显大学理想追求和自身个性特色。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还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简单地把校园文体活动开展、物质环境美化等同于大学文化建设,而没有把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没有把大学精神渗透到全体“大学人”的学习生活中去。大学文化的本质是“大学人”的行为方式,大学文化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在于“化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应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师生集体意识,用大学精神引领“大学人”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精神气质以及行为模式,回归大学文化的育人本质。

应用型高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要有系统思维,要把大学文化建设上升到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层面来看待。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用型高校要突出大学本体文化培育,将内涵深刻、层次丰富、寓意深远的大学精神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熔铸到师生的灵魂里;要将行业文化、实践文化与大学文化有机融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引发“大学人”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认同,“用大学精神引导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并将教育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用大学精神引导学生回归刻苦学习的天职,并将追求知识和投身实践作为学习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古人将师生关系比喻为“从游”,教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可见,教师的言行和价值追求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当然,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使得他们的知识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师生的“从游”关系正向“同游”关系转变,师生间的学习共同体正在形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与“术”


张明,王拓,摘自《邢台学院学报》,2022年第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然是我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应用型大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点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植根于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中来,真正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

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产教融合为导向,这是由应用型高校本身的定位决定的。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上,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园文化除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将区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职业道德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应用型高校校园之中;第二,在建设主体上,应用型校园文化建设除了高校自身外,还必须强化与地方政府、与区域特色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实现建设主体的多元参与。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建设的“术”就是不断丰富和创新区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职业道德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形式、平台、方法、手段,真正体现应用型校园文化的应用型、职业性、行业性特色,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是应对国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共同作用的结果。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浪潮在全国兴起。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主要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从过去培养研究型人才转变为培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要求、产教高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传统高校学生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结构上更加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证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紧密地将生产和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把行业、企业的需求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实现上述目标除了要明确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这些明确要求外,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内容。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是应用型高校一切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的最终体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二)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内涵式发展不仅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期待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外延式发展模式进入到内涵式发展阶段。实现内涵式发展不仅包括建设一流学科和双一流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同样面临着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问题,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个内容,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深植根于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之中,而校园文化刚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校园文化是应用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不仅能够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可以激励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企业文化,为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精神能力源泉。总而言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必然

选择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提出来的,最早提出软实力的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他把文化作为了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从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浪潮。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部分,作为新兴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是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从校园文化和高校文化软实力两者关系上说,软实力建设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直接需求,而提升文化软实力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际来说,提升文化软实力刻不容缓。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经过近几年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但相对于教学楼、师资队伍、办学规模、图书资料这些硬实力来说,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则相对滞后。应用型高校既无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无大批文化创新人才,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必须从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品牌校园文化入手。通过将行业文化、地方特色优秀文化、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才能在中国众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走出一条新路,才能真正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文化软实力。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术”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诉求,也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直接体现,不同于当前个别地方高校出现的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的偏激,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高校更强调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内在统一。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偏离社会主义高校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等,也就是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又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在应用型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中融入区域优秀文化价值理念、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在应用型高校中形成一种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生能够受到激励,做到产业文化进入校园,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

(一)物质文化坚持系统谋划文化载体,重点实施校企共建数字化校园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载体包括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教育教学环境、学院形象标识等。构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的校园物质文化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坚持各文化载体的系统性。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众多,不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亦或是教育教学环境和学院形象标识都要坚持系统思维,全局意识,从整体上深入研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度,努力实现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校园标识上相互配合紧密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一导向来建设。具体来说,校园自然环境中的山林湖草命名应积极融入企业、行业、产业元素;人文环境要凸显专业导向,把专业知识、专业要求融入到物化的一些人文景观中;教学环境能够呈现职业元素,积极把企业的质量标准、管理要求变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守则。其次,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应用型大学校园物质文化载体众多,而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和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则起着关键的作用。校园标识系统承担着对外宣传办学理念,对内凝聚发展共识的作用,应用型高校校园标识系统应区别于传统的研究型高校,在校园标识系统中更多采用反映应用特点的一些企业行业元素符号,对外提升应用型高校在社会的辨识度,对内提升学生对职业和专业的自身认同感。与校园文化标识相比,从应用型大学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的布置、到实训设备的选用、再到实训过程的管理皆可体现职业标准。最后,坚持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校企文化融合新渠道。《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作为应用型大学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互联网把行业与高校、企业与高校连为一体,通过应用型高校自有网络媒介及行业企业自身媒介的融合交流,能够把行业企业优秀的物质文化转化为应用型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积极拓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应用型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育人空间。

(二)精神文化坚持以凝练应用型大学精神为主线,强化职业精神培育

校园精神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价值引领的作用,解决的是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问题。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导向建设应用型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必须从应用型大学自身的办学定位出发,坚持以凝练、传播大学精神为主线,以塑造职业精神为重点,主动吸收和借鉴行业、企业、工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积极传承和创新区域城市精神,形成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并重、学术与应用兼顾、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校园精神文化。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应用型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主动吸收和借鉴行业、企业、工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积极传承创新区域城市精神则是应用型大学精神的强大生命力。产业、行业、企业中所强调的质量、品牌、安全、责任、创新等意识正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所必须要融合和关注的,而城市精神则是应用型大学需要积极融入的,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从这一点上说,应用型大学的大学精神与所在城市的城市精神是共生共荣的,理应在大学精神中融入所在城市的城市精神。此外,职业精神也是应用型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培育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只有把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融入到应用型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才能从校园文化的内核上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价值导向,也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制度文化坚持以构建现代应用型大学章程为核心,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形成系统的成本分摊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大学制度的产生是伴随着大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甚至可以说,一部大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学制度演变史,大学制度既是办学者为贯彻自身办学理念而物化的结果,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文化。应用型大学制度不单单是自身内部制度体系的汇总还应该包括与地方政府、产业、企业联系、协同育人的制度。应用型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就是明确地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同时又把这种带有明显导向性的思想和理念内化为应用型大学的制度建构。因此它建设的核心就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以构建现代应用型大学章程为核心,二是完善内部的治理体系。从构建现代应用型大学章程的角度出发,必须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化,以明确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方向,并在办学理念、宗旨和人才培养方面凸显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该明确与地方经济社会密切关联,紧密结合地方优势产业,课程上要侧重于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章程制定上要积极邀请区域产业、行业、企业代表参与,确保应用型大学章程反映应用型高校特色。在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方面,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从外在治理结构层面,要形成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参与并协调校企合作的机制,如制定企业参与应用型大学建设减免税收的政策,并从制度设计层面允许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一定正当的收益。内在治理结构方面,校级和二级院系的校企合作理事会要从制度上保证其真正参与决策,形成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和收益分享机制。

(四)行为文化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塑造和融合校园文化行为链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系统的直观体现,校园行为文化涵盖内容广泛,既包括校园的管理行为文化、教学行为文化,又包括科研行为文化、文体行为文化,但无论哪种行为文化都是教师和学生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综合作用下的集中呈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学院的行为文化要围绕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塑造与融合。所谓塑践活动,争先创优,以良好的学习成绩、较强的劳动实践能力、扎实深厚的综合素质,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为以后的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积累更多的资本,成为国家的真正有用人才。


文化育人视野下应用型高校美育建设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董杰,摘自《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年第4


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独特的属性和特征,但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具体内容,对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性引领。2020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解读了美育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使命。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发挥发挥美育在文化育人中的功效,并构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对于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高校美育建设的现实基础

传统“技能本位”主义使职业教育过度技能化,造成学生普遍人文知识匮乏,更加忽视学生审美层面的培育。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发展建设的基础与职业教育一脉相承,存在着天然和必然的联系。无论是新成立的应用技术大学,还是符合条件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大学,加上原本的高职高专院校,美育建设的现实基础均非常薄弱,存在诸多的原始性问题。

(一)学校管理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的越来越发达,手机、电脑已然成为当前大学生消遣娱乐的主要载体和途径,“机不离手”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但网络信息的复杂性、难辨性以及多样性让校门内的大学生难以辨别真假,影响了其欣赏美、创造美的思维和能力。然而应用型高校依然延续的是职业教育中“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更多的是对学生上课时间、作息时间和日常活动区域的一个管理,并未切入“痛楚”来从根源改变现有的糟糕情况,也并未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来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使用。

(二)学生个体对美育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个体人文知识的匮乏。应用型高校里的高职高专学生群体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形成期,心理成熟度较低,尤其是通过3+2”培养模式的专科生,基本是从中职和初中升学而来,对高职教育认可度低,约束力较差是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在其成长教育过程中,文化课基础较差,人文素养的培育较为缺失,至于艺术教育、审美素养这方面的教育程度则更加薄弱。虽然应用型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但是为了实践国家倡导的“中职、高职、本科”的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其学生群体的构成中必然不能舍弃这部分高职类学生。因此,即便是新的本科生入学,应用型高校学生总体美育基础仍然是较为薄弱的。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个体思维及行为方式的差异性较大。高职学生往往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这与他们基础知识的薄弱和知识结构的单一具有较大关系,也导致了他们的创造性动机和知识运用能力比较差。这些思维与行为特点,都不利于美育建设有效开展,美育是对智育的有效补充,是对人潜移默化的改变,美育的实现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基础。

(三)学校美育建设“软硬”件载体缺失

学校美育建设的“软件”主要指开展美育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和课程两个方面,“硬件”主要指能够为美育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固定场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论是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还是美育,均不开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是开展美育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纵观应用型高校现有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开展美育教育的专业性师资队伍非常少见,多数情况下是由具有艺术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师来兼职担任。课程是实现美育教育的载体,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构建相配套的、专业化的美育课程,但就目前来看,美育课程还处在一种缺失的状态,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仅是作为一种“锦上添花”的活动,并未切实融入到课程建设和开发上。此外,美育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性的课程和学习,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参与或体验到美育的活动中,比如,通过欣赏一幅经典的美术作品来感知其蕴含的美,从而反思到其学过的与此相关的课程中,即对于学生美育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的活动,这就需要由固定的美育实践场所,但当前的应用型高校在这一方面同样存在缺失。

二、美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体现

《简明教育词典》将美育定义为“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为‘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映射到应用型高校中,即通过开展美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概念相对。从教育层次上看,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上要高于原有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因此,在时代背景下,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美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

(一)美育教育可有效提升对应用型人才劳动教育的效果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职业劳动能力和专业技能。职业劳动能力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专业能力,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训练,但是职业劳动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认识为对个体简单的技术灌输和技术性的重复训练。而应当认识到美育教育对促进个体诸多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并认识到其对提升职业劳动能力的推动作用。个体劳动能力的完成需要体力与智力的相互协作和配合,但简单的、机械式的重复训练容易使人产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疲劳感,从而抑制体力的发挥,降低工作效率。美育教育能够使应用型人才在技能劳动中建立符合美的规律的劳动动作,能够有效降低身心疲累程度,最大程度发挥体力劳动的功效;同时,在提高个体的学习、掌握技能及感知能力方面,审美教育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单纯的技能训练都能给人一种特殊的技巧,由此也给人设置了一种特殊的界限,只有审美的训练可以导致无限”。由此可知,美育教育能够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树立“技术美”的训练意识,“技术美”能够促进个体技能的掌握,应当抛开对个别技术动作的限制,将技术能力的整体提升作为目标,在此过程中融入审美兴趣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个体学习能力和对掌握技术的兴趣能够获得有效提升。

(二)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

个体的职业发展必须以个人的基本素质为基础,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各方面都会受到美感教育所施予的影响。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个体基本素质绝不是大而化之的一种提法,而是根据该类型人才的特点所应养成的一种特定的基本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个人素质与职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这其中涵盖了身心健康、道德与情感、个体均衡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美育教育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应用型人才要有良好的智力能力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有充分的体力完成实验实训的技术训练,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很重要的。美育培养能够树立大学生的形体美意识,由此提升其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审美活动也能有效缓解身体压力,降低心里紧张,使不良情绪或者心理状态得到缓解和消除。其次,美育教育能够提升个体道德与情感的发展。道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须,也是个体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个体的道德建设包含了个人对道德的认知、需要、直觉、意志、情感、信仰、行为等元素。美育教育能够间接补充单纯道德教育中的不足,并推动道德因素的发展;同时,通过审美的方式打动人的情感,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情感智商能力。再次,应用型人才的个体均衡发展可以通过美育提升。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为目标,这些目标元素之间是内在联系的,是兼具“真善美”的个体发展素质追求的目标方向,美育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促进其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间的互通与协调。

(三)美育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认同感

杜威曾经说过,“一种职业只不过是人生活动所遵循的方向。也就是说,职业是人类生活的外在表现,这些活动因其结果而让个人感到有意义”。职业是兼顾个体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岗位系列,个人在职业的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的和社会的价值,并肩负特定的职责,具有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自我的职业认同感尤其能够体现应用技术教育的目标和目的。应用型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离不开职业技能训练、企业实习等等各种的职业化意识的建立,尤其是与企业合作的“订单班”则更是职业教育中“量出为入”的典型体现。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自我职业认同感,则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潜在要求。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自我职业认同中的基础,美育教育能够从多个方面对职业道德的教育产生促进作用,引导学生专注于事业道德水准的提升;美育教育是职业成长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能够培养积极的个体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进取精神,并具备较好地沟通能力;美育教育还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发现职业志趣和职业生活乐趣和美好的良好手段。职业的认同就是要在职业中收获幸福感,而幸福感离不开对美的发现与认同。

三、应用型高校美育建设的实施路径

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具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该类人才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更好满足该类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职业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型高校,其“美育建设”如何能够适应该类高校特点,契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特点,塑造学生的专业品格,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达到良好的“以美化人”效果,势必要构建一条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路径。

(一)将美育元素纳入不同课程类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将美育的因素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是有效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验实训等课程,为此可以根据课程的种类来设计相应的美育元素。

1.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美育学分,开设美育类公共选修课

一是可以开设公共艺术通识课程,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将艺术元素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比如,可以开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元素的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其欣赏美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可以在开设全校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选修类的艺术技能课程,通过技能性的创意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等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注重美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将美育元素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可以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是可以鼓励学校教师积极申报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综合美育课程,引导学生探究工程、机械和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现实美,并编写具有特色的系列教材;二是要注重加强美育课程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结合。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等网络平台建设高质量的美育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直观和生动新颖的独有在线学习资源。

(二)以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美育教育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是美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可以通过艺术类相关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1.开展校内艺术实践活动

校内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以校艺术团为主体,要以艺术团的建设为引擎和主导,为应用型高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个人特长、充实课余时间的良好平台。艺术团的建设可以将有艺术特长和艺术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体文化,并能够成为传播高雅艺术和优秀传统艺术的半专业性团体,艺术团为提升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艺术实践中,做好相关引导、指点和组织筹划,杜绝“三俗”的形式和内容,引导良好的艺术实践形式和审美水准,并探索将美育概念与应用型高校提倡的“工匠精神”有效结合,以“美育”意识推进“工匠”意识。

2.开展校外艺术实践活动

应用型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还要能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企业。一是可以积极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参加社区文艺共建,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并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二是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进入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融合,这其中,双方有意识的设计与学生实习或实践相关的艺术实践类活动,有利于加深产教融合的力度和深度,增进校企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拓展职业人才熟悉社会、熟悉企业的视野和能力。

3.开展文艺展演活动

文艺展演是美育建设走出校园的重要展示途径。文艺展演是对不同级别的文艺汇演、比赛等形式的概括性指称,通过参加相关展演、比赛能够有效促进校际、地区之间的美育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提升和促进本校的艺术团水准以及相关美育建设,形成对标参考,互相促进的良性竞争。

(三)构建具有美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环境对师生发挥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一种具有美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1.校园整体建设体现美育特色

校园的整体设计要体现出美育的作用,这就需要根据不同楼宇、生活区、学习区、办公区的职能来设计不同的美育元素,让学生随时都能欣赏美。比如,在生活区可以张贴一些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关的作品或漫画,在学习区可以悬挂一些尊师重教类或知名学者的作品等。此外,还可以打造一些符合本校特色的景观带,将景观带修剪成“校训”字体的模样,便于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2.“一院一品”式美育文化展现

“一院一品”指学校内的二级学院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将传统形式和创新形式有机结合,形成属于该院的美育元素,既有利于开拓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此外,要利用学校在线网络传播平台的影响力,抓好校级和院系级的文艺演出活动,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等多种形式形成不同层面的校园文化品牌,鼓励师生充分参与,凸出学生主体参与性。

(四)构建“引育”相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

2019 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高校美育工作的主要举措中明确提到要“建强美育教师队伍”。美育师资队伍的缺失是绝大多数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应用型高校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为此,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引育”相结合的方式来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1.引进一批具有艺术学、美学、思想政治类相关专业教师

美育重在“育人”,“美”是一种途径或方式,这种途径或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美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同样也可以通过思政类课程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爱好美的能力。为此,美育类师资队伍的结构应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且这种多元化的特点能够囊括美的大部分内涵,多方位的发挥美育的育人功效。同时,也要改革相应的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为美育教师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提供制度支撑。

2.以辅导员队伍为基础,实施美育培训

辅导员是与学生群体接触最为密切的一类教师队伍,他们日常工作的属性决定了其对学生开展美育具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应用型高校可以将辅导员作为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一个主要群体,多渠道、多措施对其进行美育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比如,可以针对辅导员群体定制一个年度的美育学习计划,为其提供攻读美育类上一级学位的经费资助,为其提供参加校外美育实践活动的机会等方面。

美育建设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培养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影响力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应当全力推进的人才培养要求。应用型高校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美育建设的目标要具体化、层次化。这种目标的设定一定是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不尽相同而又相互贯通的,这种贯通就是美育目标的内在联系,在这个目标方向上,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坚持以美化人为载体,并构建合适的美育建设路径方能有效提升美育建设功效。






下一条:高教参考第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