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参考 >> 正文

高教参考第55期

2020-12-17  点击:[]

高教参考

校城融合专辑

淮阴工学院高教所主办      2020年第4期(总第55期)    202012

 


编者按: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城市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互利共生。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文化第一软实力,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城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了高校的办学需要。城市与高校互动发展、相得益彰。面对大变革、大机遇、大挑战并存的“十四五”,城市和高校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推进城市和高校互动发展、融合发展。本期高教参考梳理了相关校城融合发展案例,期望对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张大良: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

  王德林:从五个角度拓展校城融合发展思路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一校一城构筑发展命运共同体

  临沂大学&沂蒙:深化城校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聊城大学&聊城:校地一家,打造城校融合发展共同体

  烟台大学&烟台:校城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

 

张大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论坛”讲话,2020.11

 

城市与高校称得上是人类文明的绚丽之花,城市与高校互动发展、融合发展成果称得上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杰作。从人类文明的视角来看,一部高等教育发展史也就是一部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融合发展的历史,它贯穿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普及化的各个阶段,具有深刻的内在必然性,因为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文化第一软实力,这“四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镇,高校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高校与城市之间的双向赋能、双向服务是互动发展、融合发展的关键,城市的产业、商贸、金融、交通、医疗、住房、社区建设,既保障了高校的办学需要,又对高校提出了服务需求;城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对高校提出了服务需求,又有力地推动着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

城市与高校互动发展、相得益彰。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高校群”伴随着“城市群”发育壮大、形成规模。比如,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俗称的“华五名校”——浙大、复旦、上交大、南大、中科大。长三角现有几百所高校,其中35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有8所高校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长三角以“双一流”高校为核心层、由几百所高校组成的“高校群”,对“城市群”发展具有超强的服务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大国之重器,是高端人才、前沿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的领头雁、排头兵,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秀人才、重大科技成果,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些高校将在“城市群”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合肥组建时,合肥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是比较落后的,经过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半个多世纪风雨携手、同舟共济,合肥把倾城之爱给了中科大,中国科大让合肥这座城市的脚步更加矫健,为合肥增添了创新气质、增强了科创实力,为合肥的创新赋能。仅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中科大对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合肥凭借科研、政策的优势异军突起,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高居第5位。而前5位的城市中有3座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这些城市就是得益于“华五”等名校的人才、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

城市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互利共生。比如,长沙是科教力量比较雄厚的城市,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名校,在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创新引领的新阶段,科教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地方政府对高教、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城市与高校发展同频共振、携手同行,一方面紧密匹配城市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大做强做优城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创业;另一方面又合理配置有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资源,统筹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为高校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再比如深圳,过去被认为是最缺高校的国际化大都市,近10年来,深圳积极引进高校,补足高教短板,已经吸引了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批名校在当地设立校区,创办了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进一步凸显了城市平台效应,城市与高校之间,进入了共生共兴共荣、相互成就的新阶段,既加大了对高校的办学资源投入,又紧紧依托高校推进城市现代化。

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面对大变革、大机遇、大挑战并存的“十四五”,城市和高校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推动双方合作共建、共享共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当前,推进城市和高校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在思路上要强化“四个聚焦”:一要聚焦未来、加强顶层设计;二要聚焦重点,促进优势互补;三要聚焦资源,提高配置效能;四要聚焦目标,推进机制创新。在工作上要找准“五个结合点”:一要找准双方战略布局上的结合点;二要找准双方协同育人的结合点;三要找准双方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四要找准双方汇聚人才的结合点;五要找准双方为民造福的结合点。


从五个角度拓展校城融合发展思路

 

王德林,摘自吉林省人民政府网,201711

 

校城融合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在国内外的城市发展历史上,依托于一个大学建设一个城市,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在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合肥就是因为中国科技大学而成为一个创新型城市。吉林市的发展也是这样,城市的生长和大学的建设一直是同步的、互相推进的、融合发展的。

现在我们的校城融合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推动的。校城融合从大的方向来讲,首先就是要同心,大家想法要一致,再就是同向,大家的劲要往一处使。具体来讲,融合的层面也非常多。

第一,“融略”,大学的发展和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融合在一起。

第二,“融规”,因为城市的发展和大学的发展要有空间载体,从一个城市来讲,在规划上就应该把大学作为城市最有动力、最有活力的资源来考虑,所以吉林市要建活力之城、动力之城,都离不开大学有效的布局。

第三,“融智”,大学应该是一个城市的人才和智力的最有效的供给和来源,也包括文化的支撑、历史的传承。

第四,“融创”,大学非常重要的,就是这次国务院表彰我们的做法,把大学“双创”作为城市的主动力,和我们的企业结合在一起,政府推动,作为城市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主要的支撑。

第五,“融宣”,大学也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名片,宣传城市、宣传大学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还有很多可以相融的地方,所以大学的发展和城市应该互相促动、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在推动校城融合的时候,很重要的是在“双创”融合上、在人才的融合上、在金融的结合上,都做了一些这样的探索。所以,我们为了推动校城融合,也是按照国家有关“双创”的要求,制定了完整的一套政策体系,我们建立了“一体两翼”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在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转化等方面都做了系列的安排。我们最近在推动六个重大的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这六个重大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就是要把创新驱动、校城融合所做的工作成果落地,让它直接为吉林市的产业、为城市的更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撑。


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市:一校一城构筑发展命运共同体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9114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从建校之初至今,华北理工大学和唐山市始终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不断加强校城融合顶层设计,稳步推动学校科技、人才和学科优势与唐山市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精准对接,双向联动,促进了校城共同发展。

一、学科与产业精准对接

在唐山市曹妃甸这片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华润、华能、华电、五矿、中粮等18家央企,首钢、金隅等10家北京市属骨干企业,华为、映美等60家大型民企。2016年华北理工大学整体搬迁至此,迎来校地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机遇。

针对沿海重工业城市唐山市产业体系,华北理工大学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设了一批具有明显地方产业背景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同时,还增设了与唐山精品钢铁、现代化工、装备制造、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医疗康养等紧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13个本科专业,调整生物学、信息与通讯工程、材料与化工等21个硕士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钢铁是河北省支柱产业,当下节能减排及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非常紧迫。20199月,华北理工大学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事业共同建设的“河北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科研平台。

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同河北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钢铁冶炼用耐火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与唐山曹妃甸区合建自贸区研究院……这些都成为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开展新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实现了校地校企在专业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二、育才引才双管齐下

420日,为鑫达集团开设炼铁、炼钢、轧钢3个专业培训班,培训37人;514日,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山街道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628日,为九江线材有限公司开办冶金原料、炼铁等9个专业培训班,培训380人……”

这是在迁安市挂职副市长的华北理工大学处级干部边社辉的工作日志。根据学校与唐山市委、市政府签订的《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华北理工大学配合唐山市委组织部选派本校14名处级干部到各县(市、区)挂职党委常委或行政副职。仅半年,学校就为唐山市培训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500多人次。

唐山市众多工业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急需大批专业人才。为此,华北理工大学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新生产线投产急需大量人才,华北理工大学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连续3年每年为其输送近百名本科毕业生。

作为一个北方的老工业城市,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华北理工大学每年都会在校内广泛宣传唐山市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本校毕业生留唐就业创业、安家落户。同时,华北理工大学也充分利用唐山市人才引进政策,推进校城融合人才资源共同开发、联合培养,落实“就职理工、创业唐山”办法,积极引进校城共建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自2018年至今,共引进主任医师2人、博士83人、硕士120人。

120多年的办学历史,60余载的本科办学历程,经历了大地震、大合并、大搬迁的磨炼,华北理工大学培养了近20万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煤炭、矿山、钢铁、建材、医疗、卫生等行业。国家煤炭行业医疗机构的众多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都是该校毕业生;河北省各大钢铁、煤炭行业,各类建筑、建材、水泥、陶瓷、焦化等行业的领导和工程师也多来自该校。

三、校城共建文化名城

20193月,唐山市代表团出访匈牙利佩奇市,并与佩奇市结成友好城市。这是华北理工大学致信建议唐山市政府加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成果。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充分利用唐山市国际交流渠道和扶植政策,不断拓展境外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国际教育规模和水平,同时也助力唐山提高了国际化程度。

曾经历过“凤凰涅槃”的唐山,文化底蕴深厚。加强唐山区域文化研究,共建文化名城,成为校地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围绕“李大钊研究”“近代工业文明”“冀东三枝花”等项目,凝练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积极推动唐山文化名城建设。学校联合唐山有关部门共同申报的“‘冀东三枝花’特色资源库建设与推广”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学校还向唐山全体市民开放文体场馆,引入高水平赛事和高雅艺术活动进校园,不断深化校城文体艺融合;广大学子深入唐山社区、乡村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促进唐山文明城市建设增光添彩、添砖加瓦。


临沂大学&沂蒙:深化城校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摘自《山东教育新闻网》,2020116

 

临沂大学作为一所沂蒙革命老区的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服务沂蒙”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校地命运共同体理念,牢记服务地方使命,紧紧围绕地方需要和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临沂、依靠临沂、服务临沂、贡献临沂,深化城校融合发展,建立共生共荣的校地关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乡村振兴教育临大样板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临沂大学积极探索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林人才作为办学努力方向,用优质的教育培训和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2020420日,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签约奠基仪式举行,这是全省高校第一个实体建制的乡村振兴学院,是全省教育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深化校地融合、强化协同发展、实现共生共荣的多赢结合体,得到省教育厅、省派蒙阴乡村振兴服务队的直接支持。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总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达33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300多人在校培训与学习。临沂大学借助乡村振兴学院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水平,深化与地方产学研合作,将学院建设成为培养“现代农民”的一流基地、乡村创新创业的示范平台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端智库,打造乡村振兴教育的“临大样板”,为沂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临大力量”。

近年来,临沂大学立足地方实际,致力于全面融入临沂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先后推出了“五百教授下沂蒙”“千名教授博士服务科技教育沂蒙行”“大学生百校千企万村(社区)行”暑期社会实践、培训各类农业科技人才、选派“第一书记”等一系列举措,助力脱贫攻坚,与沂蒙老区共生共荣共成长。

二、成为服务地方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

临沂大学立足本地优势,依托产业基础,聚焦乡村振兴、商贸物流、会展经济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联动发展。早在201712月,临沂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临沂市与临沂大学城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此后,双方开展了系列活动,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效。

临沂大学参与共建了沂蒙创新研究院和沂蒙博士创业园,搭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创新平台,完善校地合作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进一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推动“城校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推进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临沂大学对接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临沂市主导产业,集中打造12个应用型专业(群),获批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按照“政府搭台、企业注资、学校借势发展”建设模式,校地联合成立山东商贸物流研究院、山东沂蒙文化研究院、山东省肿瘤诊疗一体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研究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精品旅游战略研究院等10余个应用型协同性研究院所,建有40多个产学研基地,与临沂市各县区、各开发区和规模以上企业签订120余项合作协议,合作开展200余个合作项目,向地方转让科技成果近百项,一大批应用性研究成果已经在沂蒙地区推广应用,成为服务地方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临沂大学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连续开展临沂市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暨临沂大学专家教授企业行活动,厚植区域特色,推动城校互动、深度融合和协同共进。专家教授团深入大中小企业,交流产学研合作,在技术升级、项目研发、平台申报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接相应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三、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家门口转化

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是临沂市与临沂大学城校融合发展十大建设工程之一,主要依托临沂大学、临沂市应用科学城建设大学科技园,打造环临沂大学创新激发区和创业孵化圈,为临沂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创新原动力,着力建设高端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大学科技园。今年年初,临沂大学与临沂市高新区、临沂人才工作集团达成协议,三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举全市之力,深入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实现科研成果家门口转化。目前,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共计95家,其中临沂大学教师创办15家,学生和校友创办共计30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精神,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临沂大学与奥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节能技术研究院签订智慧能源产业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整合三方优势,推进智慧能源科技攻关,共同实施智慧能源产业重大创新研发项目,构建智慧能源现代技术重大平台,构建智慧能源产业质量标准,提供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为山东省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聊城大学&聊城:校地一家,打造城校融合发展共同体

 

摘自《大众日报》,20200611

 

大学依城市而生,城市因大学而盛。聊城大学扎根聊城46年,始终把服务地方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一、全面融入:多方合作紧锣密鼓

11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城校融合发展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共同推动实施学科产业对接工程、高端人才汇聚工程、基础教育示范工程、产业升级助推工程、创新平台培育工程、大学科技园共建工程、新型智库建设工程、文化与文明引领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基层培训与学历提升工程等“十大工程”。

同时,双方还签署了《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共建聊城大学附属学校(聊城市体育学校)协议书》《聊城大学·冠县人民政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冠县)中心建设协议书》《聊城大学农学院·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全面合作协议书》《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聊城市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合作协议书》,在教育合作、成果推广、文化服务等多领域展开合作。

424日和524日,聊城大学又先后与东昌府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到目前,聊城大学已经与聊城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签署了近20项产学研合作协议。

二、深度推进:共同破解发展难题

由于区域弱势等原因,高层次人才短缺是聊城市与聊城大学发展道路上共同面临的最大瓶颈。双方达成协议,依托“聊城重点建设学科”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共引共用共享”机制。连续三年,聊城市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用资金,用于此项工作。对于双方急需的特殊人才,采取“就职聊大、创业聊城”的办法一事一议,打造“绿色通道”,营造引才、用才、留才良好环境。

打造聊城基础教育新高地。按照政府建设、合作运营、属地管理的原则,双方共同建设聊城大学附属学校(含高中、初中、小学、运动训练部)。学校位于聊城市东南片区,占地223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12亿元,今年9月份,小学部将正式投入使用。

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其实质在于科学技术与产业经济的无缝对接。聊城是农业大区,聊城大学农学院有70年的办学积淀。目前,聊城大学农学院已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鲁西集团、润达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聊城大学农学院承担的4个农业科技园区提升项目和1个省重点研发项目(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关键基础研究)正在稳步开展,其中黑水虻项目已经申请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同5个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该院还派出5个科技扶贫团队,6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全面对接聊城市66个省定贫困村,长期活跃在服务聊城农业生产一线。

三、提升形象:用文化点亮城市之光

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强大的。聊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历史上的“东昌八景”广为人知。城市功能越来越发达,如何让这座历史古城焕发新活力,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此安家创业?

聊城大学对大运河的研究已经有十年之久,成立了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院级科研实体单位——运河学研究院,成果丰硕。聊城大学提出打造“运河城市”,建设100个口袋公园,打造全国首个“微园之都”,构建“城湖河一体化”大景区的构想。运河学研究院与聊城市文旅局运河研究院联合进行了《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其中,临清中洲古城保护提升、聊城米市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等五个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正在加紧编制。

聊城大学文学院团队,深度挖掘聊城文化蕴涵,开展《历代诗歌咏聊城》《古代文学与聊城》等课题项目。聊城大学农学院发挥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优势,在前期参与“聊城名人岛、月亮岛、徒骇河景观、东南湖湿地景观、凤凰苑植物园规划系列工程等规划设计基础上,目前承担了聊城城区重要节点口袋公园设计、位山灌区重要节点景观设计、聊位河景观设计等项目。

聊城大学中国乡村研究院“美丽乡村”建设团队,规划设计了40余个聊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小城镇提升等项目,带动就业3000余人,营建农村文化设施20余处,获批“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等多项荣誉。


烟台大学&烟台:校城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43

 

烟台大学是烟台的一张城市名片,对推动烟台转型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烟台、融入烟台、服务烟台,反哺社会,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烟台大学药学院是由烟台大学和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50%于2000年建立的,十多年来,药学院已实现了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一体化,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近年来,烟台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的绿叶制药新药研发工作多次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校企、校地合作项目成果涌现出来: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微球制剂产品注射用利培酮已完成美国FDA和我国CFDA全部临床研究,并获批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缓释微球制剂注射用罗替戈汀已完成美国FDA和我国CFDA临床Ⅰ期研究等等。双方人员组成“联合办学管理委员会”,学院根据“联合办学管理委员会”的决策方向,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药学院三分之二的教师在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兼职,负责或参与企业牵头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公司新药产品研发。企业资深专家也被学院选聘为双师型导师,负责为研究生开设“药品知识产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药物制剂工艺与工程”等实战型课程。

在烟台大学和绿叶制药集团成功合作模式的引领推动下,烟台大学先后与浪潮集团、中兴通讯等诸多企业联合开展了软件工程、会计学等8个本科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与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将校企合作平台打造成育人、科研、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该校创造性实施的“双薪双体制”模式,成为高端人才引进的有力支撑。这一政策允许高端人才引进后,既享有烟台大学教师编制及相应工资待遇,同时也享有绿叶制药集团为其提供的国际化薪酬。在这一模式的有力支撑下,该校师资队伍层次不断提高,科研实力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也取得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了互利共赢。

烟台是一座因港而立、因工而强、因开放而兴、因仙境海岸而闻名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烟台大学任万忠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从事碳四分离技术研发十余年来,设计碳四处理能力近700万吨/年,技术已转让国内外39家石化企业。郭忠教授带领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桩腿热压模具科研团队,自2006年起承担了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平台“M2模具项目”的研制,每生产一根半弦管产值约13万元,相比进口能节约资金6万元,每建造一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创造产值近亿元,节约资金3600万元,有力推动了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进程,提高了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李又欣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与绿叶制药集团合作研发的利培酮长效微球项目,成为在美国通过FDA审核的首个真正意义上中国研发的新药,填补了我国尚无高端制剂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空白。

高校服务地方,地方扶持高校。近日,烟台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推出了一揽子重磅政策鼓励创新、支持人才,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获亿元资助,为烟台大学等高校引进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条:高教参考第56期 下一条:高教参考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