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参考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专辑
淮阴工学院改发中心、高教所主办 2018年第1期(总第48期) 2018年03月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必须变革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积极实践、创新内涵式发展路径,本期《高教参考》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相关论述、研究进行了梳理,期望对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提供参考。
l 钟秉林:转变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l 吴 岩: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
l 《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主要任务三: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l 高书国:地方高校是“双一流”建设重要参与者
l 许 烨:立足教育质量,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转变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钟秉林,源自:《光明日报》,2016-02-25
一、高等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改革成就显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五年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更加均衡,高等学校类型趋于多样,学科专业和层次结构更加合理,办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高等教育投入保持稳步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高校师资队伍持续扩大;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取得显著进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加强;高校科研水平显著提升,文化传承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增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活力得到释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外联动,中国特色“五位一体”教育评估实施初显成效,高校内部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走向成熟;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正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二、高等教育主要矛盾转化,质量问题凸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了高等教育公平、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高校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经费缺口依然较大,部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不高;教师队伍总量不足,高水平人才数量少且分布不平衡;高校教师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还缺乏长效机制;部门条块分割造成人才培养相对封闭,缺乏拔尖学生成长的制度环境;高校科研应用导向不足,科研成果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重大科技协同攻关机制不健全;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统筹不足,内部质量保障有效性不够,质量保障管理队伍薄弱;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还不完善,地方和高校活力还未充分释放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越来越旺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任重道远。
三、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毋庸置疑,缓解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但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优良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以及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社会的认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堆砌。
为了缓解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重大现实问题:一是在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努力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重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在提高质量的长期过程中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入学机会公平;三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笔者认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加强建设。
第一,保证投入,扩大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在继续强化政府教育责任的同时,创新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拓宽高等教育资源渠道,扩大高等教育有效供给,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一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和政府责任,确保新常态下GDP比重“4%”的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足额到位;二是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金和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三是要提高生均拨款标准,调整专项教育经费分配政策,保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正性,增强高校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公平竞争、多样化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到内涵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第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优化结构补齐短板,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以及社会公众的差异化高等教育需求,加强系统研究和统筹谋划,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增强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一是要推进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全面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二是要加强政策导向,推进互联网教学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三是要探索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四是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实践,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促进中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拓展。
第三,聚焦问题,突出重点,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针对不同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瓶颈”问题,在构建基本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网络、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要加强科学规划,提高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改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加强教育研究,理顺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校多样化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要加强统筹协调,深化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一体化;四是要加强政策导向,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教育综合改革;五是要加强试点跟踪,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进大中小学协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抓住实施新修订《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契机,以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更新教育行政法治理念,调整行政管理方式,强调行政程序价值,对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深层次的调适。一是要转变职能,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和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调动地方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二是要推进简政放权,政府向高校放权、向教育学术社会团体转移职能,尤其是要加快地方政府向地方高校放权的步伐,进一步释放高等教育活力;三是要推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内外联动的质量保障机制和体系,引导学校面向社会依法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第五,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优化改革环境,推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二是利益相关者增多,利益诉求多元甚至相互冲突;三是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改革举措的出台往往受到社会公信力的质疑。因此,要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协调推进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配套改革;要加强舆论引导,让公众对高等教育改革有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期盼,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氛围。
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
吴 岩,摘编自作者在第十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的报告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七个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每一个战略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人才、科技和服务的支撑,这些“强国”建设也都难以完成。一句话,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和目标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这些战略发展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而复兴需要教育作基础。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所谓基础工程,第一它是基础平台,第二它必须率先实现。由此可见,十九大报告把高等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高等教育在新时代承担着新使命
第一,目标更高了。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优先发展教育,才能面向新时代、赢得新时代、领跑新时代。因此,高等教育强国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先行实现,高等教育不是适应新时代的问题,要赢得新时代,最重要的是要有领跑新时代的能力。
第二,任务更硬了。十九大报告讲教育的部分有327个字,内涵丰富,尤其是其中的动词的使用与以往不一样。比如,以前是“把立德树人当作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是“落实立德树人”,“当作”是号召,“落实”是目标。以前说“实施素质教育”,十九大报告是“发展素质教育”。明年我们要在福建举办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我看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原先素质教育更多地体现在知识层面,如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现在我们要把知识、能力、素质糅合在一起。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团队精神,敢于冒险、不怕失败。所以,素质教育不是实施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以前提“促进教育公平”,十九大报告提“推进教育公平”。以前提“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报告则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第三,需求更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今后的使命神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高等教育只有真的把一流本科教学这件事情落实了,真的做好了,才能让“更迫切、更强烈”的事情梦想成真,否则就是空想。
高等教育面临四大变化
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我们应该有如下基本判断: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进入世界中上水平,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第一方阵。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的潮流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标准等同频共振。从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之交,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一直关注质量,我们关注点主要在发展规模,当时我们与发达国家不同步。现在全世界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质量。我们提出的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质量。世界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是“学生中心”,我们也提出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院校评估还是在专业认证中,“学生中心”的理念开始成为共识。在高等教育主流理念上,我们开始与国际同频共振在同一个频道上。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有落后的,有跟跑的,个别还有领跑的。比如在创新创业教育,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始领跑。
第四,世界高等教育开始认真倾听中国声音、融入中国元素。我们已经开始走出国门,用中国标准评估、认证世界高水平大学。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以下四个大的变化:
第一是地位和作用有了变化。之前,我们强调更多的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支撑作用,现在我们要强调高等教育支撑和引领作用并重,而且引领的分量要加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想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红利、最重要的牵引力就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发挥好这种作用。
第二是发展阶段有了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迅速迈进。中国高等教育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将完成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意味着高等教育开始成为其国民的基本需求,高等教育开始成为国民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
第三是类型结构有了变化。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到高级阶段,引领国家发展的一定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单一的“同构化”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可以成为国家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如此。
第四是环境坐标格局有了变化。我们的舞台是世界舞台,我们的坐标是国际坐标,我们的格局是全球格局。因此我们不仅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还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参与高等教育标准制定。
一流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
关于如何建设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同年,在教育部第26次咨询会上,刘延东同志指出,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社会要教学资源;要建设学校质量文化;要推广三大先进理念;工程教育质量标准要与国际实质等效。陈宝生部长也表示:立德树人要落实在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上。提高教学水平,基础在本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高校领导不抓教学,不是失职就是渎职,至少是不称职;抓质量就是抓责任、抓标准、抓激励、抓评估;要建设质量文化,引领质量发展。陈宝生部长还提出“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回归常识,教育的常识就是学生读书;回归本分,教师的本分就是教书育人;回归初心,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回归梦想,教育梦就是报国梦、强国梦。陈宝生部长说,教学决定生存,学校为教学而建;离开教学,校长就不是校长,教授就不是教授,大学就不是大学;质量决定兴衰。
一流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事实上,近年来,世界一流大学都已经开始瞄准本科教学。
英国正在从国家层面上回归教学,发动一场围绕质量的教育大变革。2016年英国教育部发布的《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指出,知识经济体的成功体现为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和学生选择。白皮书的“教学卓越框架”提出: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得到良好的教学体验,鼓励原创思维,推动参与,为在全球范围内工作做准备。强调教学与研究具有平等地位,优秀教师与优秀研究人员享有同样的专业认可度、职业机会和薪酬待遇。根据近三年退学率、学生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进行“金银铜”高校排名,以便学生了解哪些高校的教学水平高。只有参加“金银铜”排名的高校才可以提高学费。高校专业教学应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增加毕业生就业,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就业。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1998年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2001年,又发布《重塑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这两份报告引起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强烈关注,对本科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超一流大学纷纷回归本科教育,启动本科教学改革。
2006年,哈佛大学本科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深刻反思哈佛大学一度忽视了本科教育,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可以说,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学科”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
斯坦福大学2012年发布《本科教育报告》(2012),2015年又发布《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约翰·亨尼斯校长在报告中说,斯坦福大学是一所伟大的教学与研究型大学,要像对待科研一样重视与支持教学,这不仅可能,而且很重要。以前关于本科教育的讨论都陷入了“把教育改革局限于如何重新安排船上的座椅,而不是对轮船的航向进行深思熟虑的讨论”的误区,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不应仅仅指向大学应该教什么,也要关注大学应该怎么教;也要关注学生应该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斯坦福大学提出如下21世纪本科教育目标——掌握知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融合,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分析哲学;磨炼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阅读能力、美学与审美能力、形式和定量推理能力、历史思考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责任感:包括个人和社会责任感、伦理和道德、跨文化跨种族认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包容慷慨的品质以及富有同情心;自适应学习:掌握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去创建新的连接,解决新问题,应对各种外界挑战和机遇,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成为创新型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2014年发布《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未来》,2016年发布《高等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拉斐尔·莱夫校长指出,高等教育到达了一个转折点,我们必须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单个的变革主体是不够的,必须让全体教师、大学的高级管理层、学科和专业负责人、科研团队都参与进来。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讨论(与同伴和专家)、学科思维、自学和掌握学习。麻省理工学院正在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师授课的被动学习,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从做中学、实践学习、问题导向学习、自我学习、同伴互学和团队学习。
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做好“四个一流”的统筹:
一流大学是目标。一流大学是中国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象征,国家发展需要一流大学的支撑和引领。
一流学科是条件。但是,一流学科不等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总和也不等于一流大学。
一流本科是根本。没有一流本科,建设一流大学是自娱自乐。
一流专业是基础。一流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只有真的把课程、教师、教学、学生及教学方法技术都在这个专业平台上整合好,把专业建扎实,把一流本科办好,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一所成熟的大学、一个有定力的校长和书记、一位有情怀的教师,应该时时把本科教学捧在手里、抱在怀里、扛在肩上、顶在头顶。现在有不少书记和校长开始带头回归本科教育,这是好现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幸事。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主要任务三
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贯彻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启动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对进入国家“双一流”计划的高校予以支持,对具有综合优势的高校整体扶优扶强,确保我省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有特色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统筹组织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力争到2020年,15所以上大学进入全国百强,100个左右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行列,其中5个以上学科进入前1‰行列。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科学制定全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优化存量与做优增量为重点,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和支持民办、混合所有制、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发展。从严控制高等学校数量和增幅,做到“调结构、促转型、上水平”,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出台《江苏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指导意见》,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进行宏观引导、协调和服务,建立多样化、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同类型高校之间竞争发展、争创一流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
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坚持“存量结构优化为主”的原则,整合资源,控制总量。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原”和“高峰”,带动高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大力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加强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的有效衔接,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打造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群。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区域、行业优势,有特色、实力强、声誉高的品牌专业,建立跨地区、学校、院系和学科专业的合作机制,加大资源整合、集成共享,推动具有集群优势和共享机制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引导高校进行专业调整。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针对人才结构性短缺与过剩问题,依据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适当提高博士研究生规模,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实施培养创新工程,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扩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建立学分转换和积累体系,促进校际间流动,实行联合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相适应,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要,科学合理调整高等学校布局设置。将存量本科资源配置优先向苏中、苏北倾斜,引导独立学院迁址苏北、苏中中心城市办学。大力推进苏北教育振兴计划,支持苏北中心城市组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扩大苏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挥高水平大学的辐射作用,加大对苏北高校的对口支援力度。
提升民办高校发展水平。坚持把民办高等教育摆在全省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扶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高等教育,建设一批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百姓满意、优质特色的民办高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为建设具有江苏特色、时代特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作出重要结构性支撑。推进民办高校分类发展,引导民办高校合理定位,促进不同民办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各展所长、办出特色。促进民办高校规范发展,落实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引导民办高校坚持公益性办学,开展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示范校建设。推进独立学院规范科学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深化高校科技改革,突破体制机制瓶颈,调整科研政策导向,改革科研组织方式,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充分激发各类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和潜能。积极支持高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若干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提高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能力。强化高校科技平台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大学科技园;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0个左右实验室进入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序列。加快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科学定位和协调发展,形成“2011计划”分层实施体系,重点建设和培育10个左右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70个左右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增强服务发展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力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模式转型升级,鼓励尝试产学研由松散式合作转向一体化、实体化,由契约式合作走向利益共同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体系和政策机制,全面实施高校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支持高校建设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机构,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或开展联合攻关,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支持高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到2020年,建设一批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高水平智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要求,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整体规划,对照各类高校相应建设标准,梳理存量、测算增量,合理确定“十三五”基本建设项目。强化对不同层次和类别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设置的分类指导和管理。对于学科基础较好、办学特色明显、发展需求旺盛的综合性大学、部分本科院校,着重支持重点学科用房、专业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楼等建设;对于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院校,重点支持实验、实训用房建设。支持有多个校区的学校,合理确定各校区功能定位,调整完善校园总体规划。对老旧校舍进行合理改造,完善提升校园功能和校园环境。严格控制债务风险,提高基本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支持高校通过挖潜盘活存量资源、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等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地方高校是“双一流”建设重要参与者
高书国,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01-17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教育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确定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从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中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发展机会。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地方高校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不是场外“啦啦队”。美国和英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权在州、省或郡,是典型的“地方院校”,这一属性并没有影响和妨碍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地方高校已经是“百年老校”,新生的许多地方院校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地方高等院校具有“双一流”建设的学科优势,不能妄自菲薄。地方高等院校的优势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对于地方文化包括许多世界文化遗产研究成果丰厚,不乏优秀的学术大师和研究智库,在区域经济、区域产业、区域文明、区域历史甚至区域外交(如东南亚、西北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高等院校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将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增添光彩。
第二,“双一流”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长远大计,不是一时之策。“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也是地方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长远大计。针对重点大学建设过程中身份固化、缺乏竞争和重复交叉的问题,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打破身份壁垒,鼓励公平竞争。地方高校要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高度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机遇。“双一流”建设不是为了抢“帽子”,而是为了抢先机;不是为了占“位子”,而是为了讲贡献。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起点低,起步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要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按照2020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发展阶段,认真科学地研究制定好学校整体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大战略规划及实施方案,并经党代会和教代会研究讨论和通过,使其具有学校“法律”地位,任何人不能随意推翻和另起炉灶。要立足长远,持之以恒,精准施策,方能取得成效,渐入佳境。
第三,“双一流”建设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能满足“自娱自乐”。眼界决定胸襟,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双一流”建设要立足高远,具有国际视野,瞄准国际标准,追求国际水平。据统计,我国已经成为SCI大国,世界每七篇SCI中就有一篇为中国人发表。与此相反,地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师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能力相对薄弱。古人讲: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大学学者要放弃和改变传统书斋里的自娱自乐式研究,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善于发现具有未来影响的世界性课题和前沿科技难题,从选题到团队、从研究到应用都要力求瞄准世界水平。地方院校要努力提高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要努力抢占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力求取得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和总结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世界性课题,做出体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将中国思想、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第四,“双一流”建设要高度重视培养大师,而不是依靠相互“挖墙脚”。“大学之大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大也。”有没有大师,是判断一所大学、一个学科是不是“双一流”的重要标准。地方高校要以学科建设规划为核心,对于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卓越人才三个层次进行长远规划和科学培养。应着眼于国际人才库,引进处于“朝阳期”的学术大师,引进国际优秀博士毕业生和青年教师作为“潜力股”。地方高校要从国家整体人才发展的视角出发,要搞杰出人才的增量引进,不搞优秀人才的存量平移。既要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又要严格限制部属高校与地方院校之间、地方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的“挖墙脚”行为。
总之,要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方位提升地方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办学品质,努力转变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宽而杂的“杂货店”和“大排档”形象,努力在地方高等院校办出“精品店”和“专卖店”,办出有世界水平的高品质“百年老店”。
立足教育质量,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许 烨,源自:《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而高等教育质量则关乎大学生的成才质量,关乎祖国的未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十三五”规划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提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提高质量、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一、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
所谓“内涵式”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版图的不断扩张,这种偏重于数量和规模增长的“外延式”发展已经初显其弊端,如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滞后,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任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等。“外延式”扩张的根本问题是高校发展缺乏科学指导,导致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高等学校要把握“内涵式”科学发展的核心,从“外延式”扩张转为“内涵式”科学发展,围绕提升质量、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立德树人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是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高校作为人才的集中地,一方面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汇集了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献计献策,如湖南省提出的“人才强省”发展战略,为湖南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政策保障。高等学校要想长远发展,就是要打破高校区域的界限,将社会机构的知识和创造力作为高校的创新资源,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瞄准社会发展需要,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以促进公平为基础。在分工日益细化、发展路径特色化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合作与共生。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中寻找平衡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区域高等教育的“自组织”选择。高等学校应在“人本”思想的指引下把建设高水平大学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立有赖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实现,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之一。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在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性别之间以及贫富之间仍存在许多不均衡现象。为了实现不同区域之间高等教育的合作与共生,跨越分工壁垒、打破区域隔离,则需要通过“规划”予以主动推进和持续创新。为了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大力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积极做好扶贫定向招生计划,重点抓均衡、抓普惠、抓资助,“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四)以立德树人为任务。如果说“有德之师”是教育发展的灵魂,那“立德树人”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目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高等学校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高等学校党委组织在协调、引导教职工处理各项工作中,应积极化解、疏导彼此间的矛盾和隔阂,通过换位思考等方式加强沟通,求同存异相互团结,使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促和谐、唱和声的过程中彼此凝聚,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坚实保障。
二、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瓶颈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持续推进,一方面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区域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了下滑情况。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现代大学,必须要突破现有瓶颈。
(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也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在区域高等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数量和质量跟不上学生增长速度和需求;区域高等院校硬件设备达不到国家标准,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使用紧张;资金支持较少,无法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二)特色不鲜明,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突出。高等教育同质化在大学中普遍存在,“千校一面”“千师一面”“千生一面”现象大量存在,制约了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长期以来,按照全国高等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科专业设置等,区域高等学校办学定位逐渐同质化。因为师范招生与学科发展的现实前提,许多学科的教师不仅师出同门,而且同一学科中教师学术习惯、学术能力、教学方法、教案等大同小异。几轮循环后,许多学科培养的学生就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一些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强力推行的各种教学模式,也存在同质化倾向,很容易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推向模式化的“套子”。因此,在新一轮“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区域高等学校要把握自身特色,首先打造符合本校特色的一流学科。
(三)区域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弱化。大学自诞生以来,就有独特的、影响深远的传承文化的社会功能。但长期以来,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民办高校产权不清晰、政府脱离市场经济实际的计划教育理念盛行;部分高校重理轻文,重“术”轻“道”,人文社会科学被边缘化;实用主义、功利化思想盛行,人文精神被弱化,使高等教育难以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守大学的使命,守护大学的精神,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四)区域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薄弱。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理念,是随着高校功能的不断被发现而逐渐形成的。目前区域高等学校在提供教学服务,包括委培、推广教育、举办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提供科技服务,如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提供信息服务,如共享高校数据库、图书资料等;提供装备服务,如向社会开放仪器设备、实验室、测验中心、计算中心等方面还有待提升。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鼓励高校关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本校特有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以创新和特色为本地做好社会服务;扩大服务半径,不断开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地区培训项目,推动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等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始终不渝地坚持学校鲜明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规模、结构、质量和成果的“四统一”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实现形式,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要求,让高等教育按自身的规律发展,面向社会,处理好学校与外部、学校内部的关系,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
(二)增强“文化实力”,引领区域文化高层次发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事实上,大学自产生以来,就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对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独有与深远的影响。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学校应该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高等教育办学治校的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增强师生的文化创造活力,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坚持师生的共同提升,追求和谐校园中的文化深度和精神高度,在为社会输送人才中推动社会,使高校在服务社会中更好地引领社会,引领区域文化的高层次发展。
(三)围绕“立德树人”,全面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高等学校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德与才和谐发展。一方面需要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知识素养,培养动手操作学习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坚持在学习中修德,在立德中发展,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和服务人民的事业之中。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高尚的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良好的师德一方面决定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负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对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也有显著的作用。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师德制度,为高校教师指出应尽的师德义务和要求,及时更新师德培训的内容,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并对师德优秀的老师进行必要的表彰和鼓励。高等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和改进校园网建设和管理,增强吸引力,唱响网上主旋律。
(四)深化“协同创新”,全面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高等学校应从自身的职能和特点出发,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整体提升;改革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以提升特色优势为重点,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首先,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自我价值目标的均衡。其次,要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资源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具有学校和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加大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经费配套投入,有力地推动区域内人才资本的积累,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第三,要继续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思路,高等学校要在政府和社会机构等主体的协同支持下,与企业、科研院所融合资源,形成优势,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提供科技产品和服务。
(五)坚持“教师为本”,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在种类繁多的教育资源中,作为人力资源的教师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首要资源。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师资源的数量分布和结构配置上均存在较大问题,而教师资源合理规划与均衡配置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区域高等学校在确立教师资源战略规划时,首先应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人才使用观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为”的用人观,尝试人才租赁制度,加强区域教师人力资源共享的合作观。在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应重点考虑素质高、水平高、结构好等问题,特别是专任教师队伍,处理好高学历、高职称教师规划,学科带头人规划,名牌教师以及学术大师规划,专职教师规划,中青年骨干教师规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规划等,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加强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供需预测,以大幅度提高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层次水平;要制定保障人才合法权益、鼓励人才开发与合作的法规,并加强有关的监督、执法以保证人才政策的落实。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内涵建设,如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思想、治学态度、敬业程度、团队精神和职业忠诚度等。不少人认为,一个专业教师只要具备了从事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即可任教,其实不然。从目前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为广博的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语言学等综合方面的知识。而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施行者要想在这种急速变化的时代中获得生存、发展与成功的机会,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使之不断生成新的知识,终身学习。
(六)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区域优质资源共享。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行,使得部分学校的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加大了高校资源的内耗。建立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实现院校资源共享,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内高校争夺人才,教师无序流动的情况,是进行区域内人力资源合作与开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省政府和省教育管理部门在对原有高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时,应认真探索和构建与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主要为地方高校服务的教育资源新体系,如以教师资源为例,要防止以学校升格代替教师教育体系的层次提升,防止以简单的高学历代替教师高素质的倾向。要按照教育部要求,构建区域性教育资源网联,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并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可通过体制改革试点,以省、市、县为单位成立教师资源库、教师交流中心、教师共享中心、教师网络中心等,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省区间高等教育互动发展、城市间高等教育联动发展。
(七)树立“全球视野”,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空间直接受到开放程度的影响。特别在建设高水平现代大学的过程中,更加要树立全球视野,扩大对外开放,把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作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把“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和立足“世情、国情和校情”结合起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经验和做法,积极实施开放战略,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持续接收来华留学生工作和加强外派留学生工作,实现人文交流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