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专区 >> 课程思政 >> 正文

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

2019-10-25 刘清生 点击:[]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挑战, 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缺乏;导向上的偏失带来的挑战, 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淡薄;机制上的偏颇带来的挑战, 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为此, 高校教师要从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   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课程育人的根本方向与重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涉及多方面, 而教师是关键因素。

一、高校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 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改革已经受到高校的重视, 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

1.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所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出, “大学有四项任务: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 二是教育与培养, 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 四是学术。大学的四项任务是一个整体   。细细读来, 雅斯贝尔斯理想中的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师者之传道、授业、解惑之使命是相契合的, 大学的本质在于育人。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努力构建全教师、全课堂、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2. 教师要有强烈的育人担当。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绝非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角戏”, 需要各类课程的大合唱”, 因此, 推进课程思政需要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同频共振与和弦同奏。课程思政不是简单重新开设一门课或一个讲座, 更不是增设一项兴趣活动, 而是养成一种课程观念、育人理念, 是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以强化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 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的,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校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等内容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所有课程都要上出思政味”, 所有教师挑起思政担”, 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3.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

大学的本义是培养人才。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直接关系到育人的成效。实施课程思政”, 体现育人的价值导向, 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有效落实。为此, 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增强广大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 提高育德的责任与能力, 这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教师要站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 自觉担负起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转变观念, 强化课程思政意识,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创新育人方法, 努力建构能够适应课程思政的知识体系、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授课方法。

二、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

1. 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挑战, 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缺乏。

近些年, 一些高校, 特别是一线教师在谈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时, 往往会认为:这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等学工管理人员的事, 将个人置身事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出现割裂和偏差, 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育人职责, 课程育人的意识缺乏。这与新时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一要求存在明显差距。这种认识上的偏差, 对教师的发展不利, 给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带来挑战。

2. 导向上的偏失带来的挑战, 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淡薄。

近年来, 我国高等学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 大力加强学科、师资、科研等建设, 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 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中, 更加看中显示办学水平的办学指标和各类排行榜”, 比拼的是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人才队伍、国家级科技成果三大奖项等, 而往往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所忽视有所淡化。这种导向上的偏颇, 对教师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立德树人的成果很难显现, 也很难评估, 教师也不可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立德树人上, 教师担负育人的责任意识也就淡薄了。而立德树人能力本应成为衡量一个大学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

3. 机制上的偏颇带来的挑战, 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

在高校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过程中, 往往将教师考核评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核评价结果是高校教师选用聘任、薪酬、奖惩等重要的依据。在考核评价中, 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育人成效相比, 前者更为容易, 更具可操作性。无论是教师年度考核, 还是目标完成情况考核, 或是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的考核上, 教学工作量、教学成果奖项、科研项目、科研获奖以及论文专利等的数量、等级均可进行量化考核。而对教师的立德树人情况的考核则很难量化, 育人工作往往成为一个软任务、考核上的软指标。在这种考核机制的影响下, 教师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下, 很难做到不忘初心”, 既教书又育人面临巨大挑战。

同时, 当前少数高校教师在社会变革中出现不适, 教师自身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术修养等方面也面临挑战, 具体表现为:理想缺失, 信念模糊, 急功近利, 心态浮躁, 从而导致在教学上敷衍, 在育人上失职, 在学术上失范, 甚至在道德上败坏。这些教师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相差甚远, 不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等问题, 更不可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这种状况亟须得到改变。

三、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强调,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 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 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4] 。进入新时代, 面对各种挑战, 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课程思政能力建设, 强化价值引领, 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

1. 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

美国管理学家波拉德认为, “人都是自己思想的奴隶,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制于其特定的观念和思想。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教师核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对其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探索课程思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渠道,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强化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 各类矛盾交织、价值多元碰撞、社会环境复杂,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 仅仅依靠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远远不够, 价值引领明显不足, 迫切需要发挥各个学科优势, 彰显各门课程的特色, 实现全体教师、全课程、全课堂、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理念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只有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这一理念, 立德树人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岗位责任, 牢记育人本质, 把握学生需求, 充分发掘所教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使得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在育人上形成协同效应,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与浸染, 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2. 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

思想政治素质在一个人所有素质中至关重要, 起到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将思想教育融于课堂知识传授之中的思政教育形式, 教育更为有效, 关键在教师。要强化课程顶层设计, 整体把握课程内容, 提炼思政元素。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史, 都是一部科学探索发现的历史, 前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断探索, 寻找规律, 造福人类。每一门课程都不同程度、不同侧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如何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精神等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 需要注重教育路径设计, 强化思政元素与日常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夯实铸魂工程, 筑牢信仰、价值与精神之基, 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体现在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认可, 对社会发展道路的拥护, 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支持   , 文化认同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同时, 要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回应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需求, 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实践思维, 激发学生的认知认同, 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

3. 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思政问题导向, 结合课程实际,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要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思想动态, 贴近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以此产生教与学双方的心理共振, 才能催发学生良好的接受效果。把握学生需求, 找准学术突破口创新教学载体, 不单向灌输, 不强加观点, 从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出发, 把握恰当、自然渗透的原则, 让学生融入课堂, 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要结合课程特点适时嵌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贴标签”, 而是要遵循盐溶于汤的原则, 重点在于把握好”, 把握其他各类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隐性特点。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教育实践离不开教师的话语。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运用好恰当的话语方式, 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往往更易为学生接受与信服, 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进课程思政最理想的境界是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实施教育,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育。

4. 提升“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素养。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对教师经师”“人师的责任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炼, 注重个人知识、素养与能力水平的提升。要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培养自身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应该以育人能力为核心。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 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 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 才能引领学生成长, “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感化学生心灵, 才能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种子;要有扎实的学识才能激励学生成才, 才能用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海洋的憧憬;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关爱学生, 才能用爱心滋润浇灌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上一条:对“课程思政”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课程论”分析 下一条: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