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专区 >> 课程思政 >> 正文

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研究——兼论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10-25 陈冲,汪海涵 点击:[]


摘要:在坚持立德树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隐、渗透的发展方向。借鉴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主要方式及特点,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可以从四方面切入:显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双管齐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科施教,推动课程教学创新,强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促进三个课堂的有效衔接;加强校园育人文化建设,健全思政育人的良好生态环境。

关键词:课程思政;美国隐性政治教育;着力点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核心在于立德树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而其他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高校普遍存在着对这类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思政功能认识不到位、思政功能发挥欠缺等问题,不同课程之间未能实现在育人方面的互动协同,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板。2016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富有特色。特别是美国虽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其将对公民的政治教育隐性蕴含在各类课程体系中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今天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美国的隐性政治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杜威的教育主张,他提出学校应该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1968年美国社会主义学家杰克逊也提出了隐形课程的相关概念。美国隐性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在受教育群体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实践中[1],使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们可以从美国隐性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要特点等方面来了解其基本情况。

()美国隐性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美国高校实施隐性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创设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等。

1. 多样化的课程。

卡罗来·哈恩曾指出社会科的核心任务是民主的公民教育。在美国高校中,多样化的社会科课程代替了所谓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实现隐性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些课程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其目标在于使学生树立适当的民主价值观和信仰,形成对国家及其主流道德价值观的认同,欣赏美国多样化的文化并增强公民参与意识。除此之外,在诸如自然科学、数学等这一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中,更强调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渗透道德价值的思想。道德问题是教学素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于所学的任何一门专业,都需要从历史、社会、伦理等多角度分析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2]

重视公民参与是美国政治教育的特点,这种思想也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在课程的实施上,相较于直接灌输学科知识和传统价值,教师更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整合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劳伦·菲尔德等人认为学生的声音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鼓励学生发现政治社会问题,参与政治或社会问题的讨论,教师和学生会进行政治问题的辩论和推论。在这种动态性的互动课堂中学生能够获得关于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的认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并且教师会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跨背景的学习研究项目,通过多视角的学习树立综合全面的价值观。多样化的课程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得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2. 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教育中,“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除学科教学外,学校会规划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社团,一类是服务学习。学生社团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和民主参与,以美国普遍设立的全美大学生自治会为例,学生可以参与代表选举,以辩论的方式声明观点,承诺竞选后的政治作为。社团从产生到运行,都仿照美国政治制度中的自治和选举模式[3]。这样,学生在未进入社会前就熟悉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模式,在无形之中形成对美国理念和文化的认可。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学校班级的决策,增强了作为学校公民的意识,其责任感、参与意识也得到提高。

服务学习作为另一类实践活动是美国高校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服务学习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社区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4]。与传统的社区服务相比,服务学习将学术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社区服务有机整合,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反思。这种反思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强调学生以公民的方式思考公共政治问题、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3. 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美国特别重视环境对学生的隐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在物质方面包含校园的风景、建筑、硬件设施等,在文化方面可指学校文化、教学楼布置等,在人际交流方面包括师生关系、班风校风等。通过日常的学校和班级情境,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持久深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务工作使命就是提高校园生活质量完善教育环境密切大家庭的良好关系。加州大学设置了跨文化中心、文化墙、卓越师生肖像等,其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德育的素材。

()美国隐性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1. 高度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美国作为自由主义国家,倡导民主平等,强调公民参与在校园中的彰显。从教育方法上看,教师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给予学生主动思考与选择的权力。基于价值澄清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师生通过互动和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之中。学生在思辨与讨论中会感受到自我所扮演的公民角色。而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活动内容的选择还是活动的过程,都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自律而非被动的他律,唤起学生的主动性,使主流的权威的声音内化为学生自我的价值观。所以美国的隐性教育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2. 道德教育全方位渗透。

美国隐性教育有着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呈现横向贯穿的格局。人文社会科一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和自然科学工科类课程的道德教育交叉渗透,使得美国高校虽无政治教育之名,却早已行政治教育之实。而这种全方位的课程渗透不仅使学生正视课程中涉及的思想政治因素,而且相较于直接的思想教育可能引起的排斥或逆反心理,能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产生更深刻长远的影响。而德育渗透不仅体现在课程当中,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和道德氛围更是强大的教育力量。不同的美国高校有着不同的环境建设,体现各自的校园文化和校风,彰显着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德育理念,实现了灌输无痕的作用。

3. 突出强调实践化和社会化。

如果说思想政治问题的思辨和讨论能唤起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愿,使道德认识生根落地的话,那么真实的体验则会推动价值观念在学生意识中的根深蒂固。从各类实践活动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因素和实践性。学生社团对美国政治制度的效仿,服务学习将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于社会中的真实场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学生共同参与解决真实社会问题,形成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习惯,增强公民责任感。

二、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以来,学界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热点话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基本内涵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契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5]。在重大意义方面,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是高校在新时代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举措[6]。在实现路径方面,有学者指出要在边界扩展、内涵深化、全面协同化与系统化构建四个方向上寻求新的突破[7]。此外,各个地方及高校也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实践探索层面形成了诸多成果,开辟了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工作的新局面。如高德毅等撰文详细介绍了上海地区各大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情况,就特色举措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8]。当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热关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冷思考”,要清醒地看到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系统梳理当前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思政”实践仍存在单向灌输倾向

课程思政明确提出以来,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来看,基本都是强调国家和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等,并未发挥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尽管在大局观上有着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但在具体实践中仍未摆脱以往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育未能有效打破学生关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假大空、授课方法枯燥无味、考核方法死板单一的固有看法。如何在推进课程思政中处理好显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知识传授与双向互动的关系,使得课程思政打破固有偏见,真正成为一个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综合育人概念,而非仅仅只是作为一项亟待考核的教学任务与政治任务,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非思政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弱化

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这是课程思政理念提出的前提和基础。但从现实来看,许多专业课程并没有发挥好育人的功能。这主要是专业课更多地将课程功能定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导致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未能较好地衔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在课程功能认知上,专业课教师的认识不全面,过于注重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课程本身所蕴含的育人功能;二、在教学评价上,过于关注对专业课教师的专业领域的评价,未能充分在育人方面给予一定的考核评价;三、在育人认识上,专业课老师受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一直认为育人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任务,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职责,导致了在育人认识上出现偏差;四、在师资能力上,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示范性、专业性的指导,因而在教学工作中无法有效的开展。

()课程思政路径仍然比较片面狭隘

课程思政从实质来讲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是集育人理念和育人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概念。育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实践活动中,用于指导育人实践活动的开展。育人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三个课堂”:“第一课堂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为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为校外社会实践。而从当前课程思政的现实来看,“课程思政工作的实现载体主要体现在第一课堂”,且多集中在思政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上。尽管如今课程思政重点帮助教师以课程思政为中心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能力,但还未广泛地普及到其他专业类课程中,“第一课堂育人理念仍需进一步普及。同时应深入探讨如何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课程思政中的作用,第一课堂课程思政推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课程思政工作。

()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生态尚未形成

构建起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关键所在。由于课程思政工作才刚刚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协同机制的建立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不够健全成熟,这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上。纵向维度的难题在于,如何从教材开发、资源开发等维度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纵向构建起某一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横向维度的难题在于,一是如何统筹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建立起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工作机制;二是如何科学定位学校党委和行政各部门。与美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是,我国各个学校的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团委、学生处及各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因此需要构建起多部门协同联动,以确保课程思政工作顺利推进的协同联动机制。

三、我国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着力点

201712,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第一条就是课程育人”,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文件的出台为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和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和保障。此外,结合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工作。

()显性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双管齐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目的层面,我国提出的课程思政是从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基于立德树人的指导方针,体现高等教育育人的根本目的。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应做到育人贯穿教学全过程,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行。要强化、硬化与细化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育人任务与职责,做到合理分配、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把握学生的主体意识,纠正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简单粗暴的单向灌输,多以案例教学和讨论法的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互动,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和发表观点的话语权,在对话中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促进对学生的价值传输。另一方面要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成长需要,只有人性化的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愿望,并内化为价值行为的出发点。同时,要更加关注课堂思政以外的课程思政”,以育人为目的的实践活动、网络课堂和环境资源建设更要紧紧围绕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价值观基础和思想误区,以学生的价值需要为出发点,开展思想教育。

()因科施教,推动课程教学创新,强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都与美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们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应当深度挖掘各科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可能性,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衔接,实现纵向进阶。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标准,细化到隐性课程的政治教育目标,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共行,横向贯通。只有使各类课程中隐藏的道德政治意义清晰,明确道德解释,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正视并解释隐含的道德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针对意识形态属性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要继续发挥其思想教育的优势,注重把握价值导向,凸显其中的政治文化内涵;而强调自然认知的理科类课程要注重结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晰课程中的科学精神、伦理道德和生命理念;技术工程类课程则要善于运用实践资源,在实践活动中发掘思想政治因素,采取多科多法,有效渗透。同时各类课程中的育人评价也是重要的环节,要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当中,引导学生关注到思想价值观层面的学习效果,对正确价值观的发展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善于运用终结性评价,在知识评测中嵌入思想价值问题的考查,做到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作为课程思政生成的关键因素,教师要灵活运用自身这一教育招牌,在强化专业素养的同时,端正政治思想,正确把握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和育人目标的关系,修身立德,以身作则,利用教师的亲和力,加强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成为学生示范的榜样,做学生价值引路人。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促进“三个课堂”的有效衔接

思想政治的学习和知识的学习不同,社会是其生长的沃土,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积累形成思想行为和观念。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的讨论和分析,学生无法真正具备有效的社会参与技能。对此需要同时发挥课程思政三个课堂的育人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广泛采取的是正面灌输,较为突出思政的知识理论传授,加之思政课堂的普遍现象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到课考勤,讲台成为无形的隔离带。而课程思政的探索目前更多停留在课堂中思政因素的尝试性融入,真正走出去的实践教学很少,往往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缺乏实效性。对此,高校可以学习美国的学生社团模式,结合专业特点积极举办思政教育特色的主题活动,在社团管理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权力,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同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创建服务学习基地,基于社会需要开展与各类课程相匹配的服务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社会需要连接,把学科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运用先进的传播媒介,如网络、微信、微博等主流社交媒体,搭建学习微平台”,组织与课程相关的微活动”,融进学生的社交生活,拉近与学生的微距离”,打造互联网+”模式下的隐性课堂。

()加强校园育人文化建设,健全思政育人的良好生态环境

高校一方面要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使得校园环境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同时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到将办学理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渗透到校园的每一角落,强化环境这一隐性课堂的教学效果,建设有文化、有内涵、有方向的校园环境。

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工作职能,构建起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协同联动机制,给予课程思政有效的制度保障。党委和团委组织要发挥领导作用,亲自指导课程建设,提供顶层支持。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要规划好各类课程设置,制定适合本校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案及相关规范约束,从相关度高的课程入手,尝试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人事处在师资引进和培训上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强化教师育人职责的效果。学生办和各学院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党政建设,将课程育人的相关机制落实到实处。总之要完善健全领导、管理、运行及监督评价机制,实现管办评的有效统一。

总而言之,高校一定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短板弱项,抓好着力点,强化隐性渗透的关键作用,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以美国隐性政治教育的积极部分为鉴,打造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




上一条: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下一条: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