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专区 >> 课程思政 >> 正文

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

2019-10-25 王振雷 点击:[]

摘要:课程思政是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问题的有益探索。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要树立系统性思维,在价值导向、目标协同、动力支持等方面多维并进。在价值导向上,要着重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的价值引领性,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契合;在目标协同上,要正确处理价值教育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学科课程的特殊性与价值教育的一般性、课程思政改革与其他教学方式协同育人等主要关系;在动力支持上,要着重发挥学校和师生的自觉动力,实现系统教育力与个体教育力的互动融通。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思政是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问题的有益探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要树立系统性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在价值导向、目标协同、动力支持等方面多维并进,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作用,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育教学特点,在把握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方向和原则前提下,找准课程育人的着力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调动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

一、价值导向之维: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契合

任何课程都具有明确的价值教育取向。课程是系统的教育知识的集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取向,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突出表现在其秉持课程育人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挖掘每一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所有课程、所有教师的育人功能和职责,实现课程育人的全覆盖。

在改革价值取向上,课程思政改革旨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根本属性,即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课程内容、育人导向上加强方向引领和价值落实。从价值内涵看,“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现为课程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与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其中课程思政是价值客体,而学生群体和个体是价值主体”,[1]其实质是思想引领。

在价值内涵挖掘上,课程思政不是机械地为思政而思政”,而是在原有的学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切入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课程的育人导向,凸显价值关怀与学生发展。具体来说,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指导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体现实践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要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把追求学术真理的现实价值、从事专业的职业道德、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等融入课程教学”,[2]特别是及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是体现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需要。尊重学生成长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契合学生道德品质生长的个体性诉求和社会性需要,在把握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多样性和特殊性基础上,有效融入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在课程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中实现价值引领,促进学生个体性成长与社会性发展相统一。

在价值呈现方式上,课程思政以盐溶于水、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教学改革,实现课程内在教育价值的升华。课程思政要将铸魂育人的有机溶入课程体系的,有机地嵌入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中,其以课程知识为载体,以有机嵌入为路径,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凸显课程本身蕴含的价值性和社会性。

二、目标协同之维: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同向共进

课程思政的改革目标是建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必须以协同性思维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 正确处理价值教育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在课程思政体系中处于价值引领的核心位置,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代表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和灵魂,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了普遍重视、优先发展和重点建设,在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维目标体系中承担着价值教育的核心任务,发挥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问题。其他课程在课程思政体系中发挥着支撑和辐射作用,面临的主要是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等问题。在课程思政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的价值教育课程,其他课程则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实现价值教育的载体功能。

2. 正确处理不同课程的特殊性与价值教育的一般性的关系

高校的课程设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每门课程在内容、方法、目标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表现为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课程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和方法体系的差异,从而不同课程都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即作为一门课程存在本身具有的意义和与其他课程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从全课程育人的角度审视课程建设,要在尊重课程专业性、特殊性前提下,贯彻价值塑造的一般性要求,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价值取向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挖掘课程潜在的育人价值。比如,综合素养课程要着力铸牢理想信念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要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自然科学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养成和职业素养教育,等等。

3. 正确处理课程思政改革与其他育人方式协同的关系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核心位置,课程思政是其主要改革取向,目的在于聚焦课堂育人主渠道,推动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的整体性育人功能发挥。但这一改革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其他教学方式和管理体系,如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互相呼应、协同育人,具有开放性、协同性、互补性,最终要与其他育人方式协同形成互相关照、共生印证的立体化多维育人空间。

三、动力支持之维:系统教育力与个体教育力的互动融通

从社会教育力的视野看,课程思政要整合个体教育力和系统教育力不同层面的教育力量,前者以个体的人为分析单位存在,旨在促进个体生命的发展与成长;后者包括社会各系统中存在的教育影响力与教育系统内的教育作用力”,[4]旨在从意识、态度、能力等方面构筑教育责任的程度和结果。社会教育力从潜在到实存的转化,取决于主体的意识自觉和行为启动;力之作用的实际效应,则取决于内在组成的各类各层力的直接聚通与提升[4]因而,发掘课程思政改革的动力来源,要从系统育人的综合思维分析改革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的动力、责任和担当,分析自上而下的动力传输机制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反馈机制,形成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课程育人动力支持系统。

1. 激发学校推进改革的系统动力,加强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让课程思政成为各类课程育人的内生逻辑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作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应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教育作用力和影响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方位立体化协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在办学理念上,要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将课程思政倡导的育人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在改革思路上,要点面结合,试点先行、逐步推进,不断扩大改革覆盖面。在管理制度上,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健全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和教案评价制度,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将课程思政逐步固化为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在推进机制上,要将课程思政改革纳入学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范围,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课堂阵地管理的重要抓手。要加强组织统筹,调动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有关部门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形成协同推进、权责清晰的落实机制。在课程建设上,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学规律,加强分类指导与管理,因材施教,以课程教学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2. 发挥专业教师参与改革的主体动力,推进教师思政和专业思政,让课程思政成为“讲好思政课”的内涵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课程思政改革的最关键要素是教师,主体是专业课教师。据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6]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体动力,必须克服不懂思政不会思政不愿开展思政的难题,正确处理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关系,在专业发展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推动课程思政,增强教师的育人自觉。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改革能力。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要在教师思想、道德、学识、能力等方面全面落实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将育人导向贯穿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将育人导向贯穿到教师教书、科研、实践、文化、管理、服务、组织等工作的全方位,切实增强教师的政治立场、使命担当和育人自觉。发挥教师工作部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牵引作用,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关键引领作用,激发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主动性,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育人观和价值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研判和课程纪律约束,从制度上机制上强化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安排,提升教师的价值引领能力,让教师将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在专业内涵发展中推动课程思政,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价值观塑造基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实现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必须通过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载体实现价值教育的目的。一方面,价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只有借助于学科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才能融入,并伴随着专业内涵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一定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离开所承载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课程思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专业内涵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学习发展需要,这就对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寓于专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逐步提高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因而,开展课程思政,必须构筑以提高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核心的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实践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等内容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等方法及时传授给专业课教师,融入专业课程教书育人。

3. 发掘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动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让课程思政成为“学好思政课”的重要渠道

课程思政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其改革成效以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程度为价值评判依据。发掘学生的内在需要动力,要紧密结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以日常学习、教育、管理和服务为有效载体,不断提高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一是要将不断满足学生对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破解思政工作的孤岛现象”,要善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协同课堂育人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性需要、发展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学改革带来的收获和成长,增强对教学改革的认同感。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评价反馈,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工作方式,完善课程思政改革的方法、形式和渠道。二是立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课程思政改革应突出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见识、发扬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实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三是课程思政改革要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相互融通、相互促进。课程思政要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课程优势,日常思政要发挥在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就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及时共通共享学生发展信息,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上一条:我国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研究——兼论美国高校隐性政治教育的启示 下一条:发挥“课程思政”培育时代新人的合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