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参考 >> 正文

高教参考第57期

2021-06-30  点击:[]

高教参考

教育评价改革专辑

淮阴工学院高教所主办 2021年第2期(总第57期)20216

编者按:教育评价是教育事业的指挥棒,关乎教育发展方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方案从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五个方面全面部署改革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实落地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本期高教参考以教育评价改革为主题,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与实践,期望对创新学校改革发展思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 朱军文:分层、分类、协同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 袁益民:以上率下扭转五唯偏向,上行下效打赢龙头之战

        ——关于正确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政策建议

  • 余达淮,邹阳: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绩效评价改革为例

  • 教育部启动实施新一轮审核评估本科教育评价改革出

  • 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破”与“立”

  • 造就时代新人 明晰重点方向

  • 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是当务之急

  • “五唯”的本质是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

     



    分层、分类、协同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朱军文,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2107

 

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后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近期,教育部和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又与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相关部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节奏、力度前所未有。教育评价的顽瘴痼疾由来已久,既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也是一个实践性难题,其改革非自今日开始,也非一日之功可成,亟待分层、分类、协同推进,以系统思维整体设计,以重点问题为牵引,率先突破。

协同推进学段之间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同一学段内育人评价改革,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政策难题。涵盖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的教育系统,既担负着育人使命,也伴随着层层的入学选拔功能。《总体方案》对不同学段的评价重点、”“要点进行了具体规定,也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明确要求。但改革难点仍然在于如何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引学段内育人评价改革。目前各界对基础教育阶段课业负担重、课外补习多等现象的争议,直接原因是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到高考,每隔3-5年就要进行一次入学选拔的压力所致。如何设计各学段之间科学有效的分层、分类选拔办法是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对同一学段内的育人评价改革具有决定性作用。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减缓升学竞争是治本,是长远之策,但绝对均衡更多是理念;通过重新划分学区、优化名校学额分配等手段弱化优质学区概念,或者加快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等持续改进考试招生模式,是治标,但争议仍大。窃以为,以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义务教育9年一贯制学校或包括高中的12年一贯制学校,减少基础教育阶段考试招生次数,或是可选的改革方式之一。

建立并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分层、分类评价体系,落实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技术难题。教育既是养成道德、学习知识、传承文化的活动,也是训练思维、激发创新的活动。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总体方案》针对学生评价改革的具体要求。但是这一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五育并举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应是简单地将五育均纳入各学段的招生考试体系。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纳入中考,无论是满分还是折算参考,都有强化唯分数顽疾的嫌疑,是否合适值得商榷。纳入招生考试,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可能又变成了知识的学习,背离了素质养成的目标。如何在不纳入招生考试的前提下,坚持科学有效原则,协同推进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智育的结果评价,强化其过程评价,探索其增值评价,健全其综合评价,是有待分层、分类加以研究、协同化解的技术难题。

系统改革针对不同教育主体的评价标准,淡化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绩效奖励或职务晋升的简单关联,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克服的功利化难题。教育评价涉及政府、学校、教师、社会用人单位和家庭等多元主体。《总体方案》针对不同教育主体,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改革内容。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去除评价的功利化倾向,克服教育中的短视行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以短期指标代替长远目标,必然违背教育规律,扭曲学生的成长路径。在五类教育主体中,学校和教师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基本单元,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健全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至关重要。《总体方案》也对此分别进行了专门部署。改革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一方面需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为导向,并综合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同时也无法回避学校办学资源配置标准、校长政绩观、教师工资体制和绩效分配机制改革等深层次问题。克服教育评价的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需要多部门协同从根本上解决学校资源配置机制和教师的工资体制及增长机制。

从根本上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迎来了难得的政策窗口期,但教育评价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不局限在教育内部,更需要分层、分类、协同推进。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教育体系的类型结构,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也同样重要。



以上率下扭转五唯偏向,上行下效打赢龙头之战

              ——关于正确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政策建议

 

袁益民,摘自《扬州大学学报》2021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作为我国首份教育评价系统改革文件,它从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改革主张和基本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推进教育评价相关改革,较好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以五唯为表征的错误偏向,创造良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制度环境,提供了相当具体的工作指引。政策出台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有效贯彻和真正落实。

一、正确理解总体方案,准确把握根本要求

首先,方案与其说是对教育评价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评价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目标,不如说是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回归到教育评价本应有的面目,也就是要通过教育评价的回归使教育治理、学校管理及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回归本真。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本质内涵。总书记不仅将教育评价放到了作为教育工作指挥棒、具有牵一发动全身作用的战略高度,而且明确指出了其长期存在的错误偏向,并就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

其次,方案制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发展观、绩效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解决教育评价改革这一最硬的骨头,通过扭转五唯教育评价偏向,打赢教育改革的龙头之战,为克服长期困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问题扫清道路,为整体优化教育生态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关键性条件。五唯偏向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价值导向密切相关,其教育发展观、绩效观、人才观及质量观直接决定着下级部门及辖区内教育系统的评价导向。五唯偏向尽管具体表现为基层学校、单位和个人的错误评价偏向,但根本上在于上级单位、部门如何看待学校排名、升学率、文凭、论文及学术头衔等的实际价值。只有自上而下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才能克服各种错误评价偏向。

再次,五唯评价偏向不仅深刻揭示了异化的教育发展观、绩效观、人才观及质量观,同时也反映了片面的学业质量观和错误的学生评价观,它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业质量标准及学生学业进步评价标准背道而驰,严重偏离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总体方案中有一条红线贯穿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及用人评价等五项改革任务,那就是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工作评价方面,坚持正确政绩观、优化教育生态以更好地落实教育方针,终极指向是五育学业内容的全面评价问题;学校评价关注立德树人根本标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落实,其核心内容无疑是学生的学习;教师评价中对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实绩、一线学生工作和科研评价等的要求当然均涉及人的培养和学生学习与成长;学生评价主要讲全面学业评价;用人评价则实际上也是在讲学生学习成果的正确认定和合理使用。因此,破五唯后的这个立必须抓住这样一条主线,以它来统领评价改革,最终以它为根本标准来衡量改革的成败。决定评价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五育融合教育目标真正贯穿到目标路径、落实措施、实施结果和质量改进的整个有头有尾的动态教育工作过程,使教育评价改革不会跑偏,使教育发展目标不至于落空。

第四,导致五唯评价偏向的实际根源中,客观存在着认识教育发展和评价教育绩效过程中的功利思想,其中也有对全面学业质量及全面学生评价本身规律性认识的不足及偏颇,但根本上来说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现实原因还包括教育资源配置仍然不够均衡以及优质资源相对不足条件下人们望子成龙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从长远来看,贯彻落实好总体方案时必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更好地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也是扭转五唯教育评价偏向的治本之策。在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业质量标准及学生学业进步评价标准,建立有利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各项体制机制,仍然是确立正确教育发展观和教育绩效评价导向的根本遵循。

最后,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改革方案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动开展更多的评价活动,而是要更加慎重地对待评价项目的设立、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结论的设定和评价结果的使用,特别是要明确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更为适合的教育评价。方案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原则要求实际上借鉴和呼应了基于成果式(outcome-based)评价、关注效用型(utilization-focused)评价、赋权增能型(empowerment)评价和背景增值型(contextualvalue-added)评价等国际评价方式与理念,突出了教育系统过程对于评价的整体影响,尤为关注和重视评价的民主性、参与性、发展性和协同性。帕顿(Michael Quinn Patton)发展性评估的理论主张及相关的改革实验很好地融入了民主性、参与性和协同性评估理念及实践创新要素,完全颠覆了传统性评估的原有思维,值得我们在接下来的评价改革中准确宣传和大力推广。

二、抓住管理关键环节,以上率下有效贯彻

评价作为教育工作指挥棒,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是改革中最硬的一仗,而五唯偏向则是教育评价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只有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上行下效,才能打赢教育评价这一龙头之战。在我国现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里,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处于质量保障活动核心的教育评价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仅直接承担行政审批监管事务、实际主导督导视学指导活动,也高度介入考试测验鉴定改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监测调查研究系统,甚至较多涉足同行认证认可项目。因此,重新认识、适当调整和合理确立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评价中的地位、责任及作用,显得尤为关键。

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一是要以上率下进一步端正教育发展观、绩效观、人才观及质量观,在各类教育考核评价中克服GDP主义,杜绝教育评价的目标功利化、标准片面化、手段简单化和结果绝对化倾向,真正以正确的教育发展观、绩效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要积极推动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评价体制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科学人文的现代评价体系,让偏离教育方针甚至影响和干扰学校办学及师生健康发展成长的评价活动失去市场,让教育工作回归教育初心、回归发展规律、回归管理常态。在以往的许多教育评价活动及指标与标准中看不到大写的人、看不到教育改革的身影、看不到专业技术含量。因而,需要将我们的教育方针及四个服务等要求真正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指标与标准中去,并使其在整个现代人培养及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落地、落实、落细。

二是要以上率下主动减少仍然过多、过滥的三评一查等各种单项重复交叉评估活动,让下级部门及基层单位从大量高压低效的评估中解脱出来,同时让教育系统的锦标赛制得到降温,使教育工作者得以遵循教育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安心办学、尽心育人。各种名目繁多的三评一查活动加之以监督为名义的实际评估性质的活动,其实对于基层单位及学校来说不仅代表某种外部干预,而且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既造成了许多并无必要的压力和焦虑,也对五唯起到了推波助澜和负面的示范作用。

三是要以上率下切实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在减少行政性考核、管理性评估活动的同时,大力培育和有效管理专业性的教育评估监测及质量保障机构,让真正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专业机构更多更好地承担起教育评价相关责任,同时也要及时清理超范围从业的评价机构及部分不规范的评价活动。专业性评估的缺失是五唯难以破除的重要原因之一。评价容易被理解为是对于评估、督导、视学指导、专业与院校认证、教育系统监测甚至是排名、评审、评比、检查、验收等这一类社会活动的总称。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大量考核、巡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某种意义的评价性质。但明确专业教育评价活动与行政性问责手段之间的根本性差别并厘清不同的专业教育评价之间的边界,是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前提。

四是要以上率下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简政放权、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步伐,尽早落实学校办学的质量主体责任,为学校自主多元办学、教师自我专业成长及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以自塑性现代化理念为指引,加快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及现代教育治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五是要以上率下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水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减少区域、城乡、校际和人群间教育不均,减轻教育低水平竞争压力,为下级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学校各安其位、广大师生各得其所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不能再天天口上喊质量而实际讲数量了,也不能再公平挂嘴边而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只停留在理论探讨中了,而是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强化质量内涵建设,办好师生满意的学校及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围绕目标明确责任,上行下效落实改革

教育工作、学校机构、教师群体、学生学业、用人项目等的评价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完整系统,总体方案不仅需要有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以上率下的有效贯彻,还要有上行下效的一层一层、一项一项的具体落实。落实过程中要根据五维教育质量体系的核心要义,围绕五个层次工作的根本性质,抓住五项评价改革任务的关键要害。在这五项评价改革任务中,第一是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它涉及最重要的教育评价的工作导向问题;第二是学校评价,它涉及目前存在的最关键的与学校评价相关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第三是涉及面最广的教师评价问题;第四是最核心的学生评价问题,它是教育工作、学校办学、教师教育教学和社会选人用人的出发点、聚焦点和归结点;第五是最根本的用人评价问题,它涉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最根本性的问题。

这五项评价改革任务其实涉及个体(主要指教师、学生,也应包括校长、科研人员等)、机构(主要是学校,也不排除其他教育组织)、项目(这里主要指选人用人,也可拓展至领域、学科、专业、课程、计划乃至事项等加以理解)和系统(主要指教育工作这一行当,实际评价对象也包括具体的区域)等不同工作层面;也关系到教育工作中的不同具体管理领域;还涉及教育治理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评价改革就是要围绕改革目标,明确相关任务主体的改革责任。

(一)明确相关领导任期目标,真正落实教育治理主体责任

教育工作评价所对应的是以师生满意的学校来实现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最终归宿,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靠师生满意的学校来奠定基础。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教育系统工作做得好不好,要以师生这一教育系统内的人民群体及更大范围的人民群众的满意为依归。而考核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让人民满意的标准是其任期目标的达成情况,重点是与自身比发展而非与别人比高低。教育工作评价导向上出现价值偏差,将对教育生态带来严重破坏。

(二)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真正落实学校质量主体地位

学校评价所对应的是落实现代分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这一制度安排,教育改革的成败及教育发展的水平要靠它来保障。学校评价要以其所说、看其所做、评其所获,关注其自我规划目标的实现,重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及效能,特别是要强化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进一步确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主体地位。只有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了,外部不必要的种种干预行为才会变得多余,而外部干预减少后才不至于出现质量管理的真空。

(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真正落实教师群体主体作用

教师评价所对应的是合格教师不断改进的教学过程这一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理想的毕业生特征也要通过它来实现。可以说,任何教育评价改革的理念如果最终不能由一线的教师成功传播到课堂,并给学生的学习成果带来改变,从根本上来说均是无效的。而课堂评价如果处理不当,还容易对学生的学业及成长造成巨大的伤害。

(四)聚焦学生学业进步过程,真正落实学生成长主体责任

学生评价所对应的是学生友好型学校与学习环境这一重要条件,质量改进要靠它来助力。任何教育评价改革的成果如果没有最终体现在学生学业进步及学生成长上,也是失败的。利用对于学习的评价不断提高学习杠杆也许能够让部分学生加倍努力和增强动机,然而强化焦虑或进行恐吓往往并不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当遭遇比已经难倒他们的问题更为棘手的挑战时,其实并不会加倍努力,往往会将新的更高标准和更高分数要求视为终究是难以达到的,因而在无望中放弃。学习的标准化评价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其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积极倡导并抓紧推进为了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以为了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为标志的这些新型评价的基本特征包括描述性的反馈、对于学生需求的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学生动机及自信心的关注以及数据驱动的改进。这里的重点是通过自评机制的建立,真正关注学生学业进步过程,落实学生成长主体责任。

(五)关注教育成果评价效应,真正落实用人项目正确导向

用人评价所对应的是国家、社会、家庭及用人单位认可的毕业生特性这一教育质量的主要基点,教育的各项功能都要通过它来最终落实。如果任由片面的用人评价导向蔓延,将反过来造成对教育目标的严重扭曲及功能发挥的严重阻碍。

综上所述,整个五维评价改革系统其实就是有利于保证教育目标有效实现、教育结果质量被首先关注、教育过程质量被有机紧密衔接的教育五维质量体系,它将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五唯评价偏向。这五个维度对于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所构成的五维评价改革系统或五维质量体系是正确理解、有效贯彻和真正落实总体方案的基本架构和核心内容。最终能否真正落实好相关改革,既要有这一五维系统思维,也要有十四五2035年乃至2050年的长远思维,更要有即知即改、只争朝夕的迅速行动,而最关键的则是知耻后勇、立地成佛的决心和勇气。既然针对的是要从根本上扭转的错误偏向,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必然是霹雳手段;既然面对的已经是顽瘴痼疾,我们要使用的办法自然是刮骨疗毒。当然,最终检验这场龙头之战是否已经打赢的标准却远不是我们行动的迅速和出拳的坚决,而是教育评价回归专业常态以及教育状况回归自然生态。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绩效评价改革为例

余达淮,邹阳摘自《高校教育管理》202102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与教育管理的优化升级需要全方位依赖知识的更新与创新,教育改革应当积极转变教育管理思路,继而探索更科学化、更专业化和更高效益的教育管理办法。教育管理需要指导性标准来推动,教育管理的优化升级也就需要改革作为指导性标准的高校评价体系。近年来,多个省份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高水平大学建设质量,相关省份相继出台并不断优化其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无形中也成为高水平大学以及即将申报高校教育管理的指导标准。2016,江苏省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通过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最终促进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在首轮建设期内(2017-2020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2018年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其发布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百强省属高校绩效评价报告书》中列出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绩效评价指标。随后江苏省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在2019年出台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绩效评价报告书》中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下简称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强化了绩效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做到与国家双一流建设评价思路相吻合。《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本身就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而制定,其完善后的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契合了双一流建设发展要求,并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改革方向相一致。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评价方案之一,始终保持与中央最新教育评价政策和精神相呼应,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对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教育成果的显性层面与教育评价直接等同,基于评价指标的可计算性,以清晰、明确的量化方式掌握并呈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我国教育评价的基本制度体系,总体上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阶段性特点,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支持和引导作用。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化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与新要求,以论文、奖项、职称、帽子等为指标的教育评价机制使教育成效片面化、形式化,愈发阻碍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五唯时代的学术评价过分注重物质奖励的刺激效应,不能正确引导和激发大学教师和学者深入从事研究、探索真理的内驱力。此种教育评价机制以经济人”“利益人为逻辑导向,带有浓郁的功利性色彩,遮蔽了教育以及学术的应然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教育评价的,那么教育内涵式发展就会被遮蔽在表面性的数据之下,因而不进行教育评价改革可能会导致教育内卷化。人们反五唯四唯所反对的是此一个指标,要避免清理了旧的又陷入新的

推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适应经济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评价体系需要向全面性方向延展。这种全面性的延展实际上要求由内而外的实现。教育评价影响是由内外两方面实现的,指评价形成的主观性导向,使人们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指评价形成的客观性导向,使教育资源配置产生新的方式。主客观两方面导向作用是相互影响和转化的,人们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会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化,反过来,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化又会影响人们认识和观念变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在于透视数字背后的质量因素,促成功利性逻辑祛魅,以综合性评价机制扭转目的与手段的颠倒,由对外部的评价转向对教育内在的实质性评价。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1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印发《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17年为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两聚一高战略部署、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明确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简称四大专项)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项目,以支持所有本科高校彰显特色优势、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基础。在此基础上,2018年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其发布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百强省属高校绩效评价报告书》中列出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是相关指标不够细化、精准。2019年,江苏省又对这些指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求,以及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精神,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了教育评价的传统标准,切实优化了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

2018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围绕当年排名进展、高校社会影响及声誉、四大专项建设情况进行测评:当年排名进展(50分)主要对排名进展、整体建设成效以及重大标志性成果进行综合打分,并且设定了排名区间;高校社会影响及声誉(10分)实际上仅是重复言说高校社会影响及声誉的概念,并未明确指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四大专项(40分)主要是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2018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比,2019年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四大专项建设情况的评价并未变动,但在当年排名进展和高校社会影响及声誉方面变动较大,其被具体划分为办学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与交流、体制机制改革与特色发展以及社会影响及声誉等一级指标。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考查建设成效,主要聚焦高校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自身进步如何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程度。此外,2019年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下细分了诸多二级指标,比如人才培养的二级指标包括生源情况、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质量。总之,相较于2018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调整体实力、建设进展,实施综合性、系统性评价,将当年排名进展细化为各高校认可的权威指标,评价更为精准全面、更具科学性,不是只看学校发展某一方面或单一学科的排名,更不是简单引用国内外有影响的第三方排名,避免了唯排名倾向,体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绩效、周期评估、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为保证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能够得到高校认同和社会认可,江苏省邀请高等教育战略专家成立高水平大学建设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材料+答辩等形式的考查,对于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高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于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高校,视情况减少资金支持甚至取消支持。相关举措使高水平建设大学在竞争中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办学活力,提高自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思路具有一强化”“三坚持”“三更加的特点:一强化即强化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于在此工作上存在重大问题的高校实行一票否决制;三坚持即坚持综合评价与发展特色相结合,坚持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坚持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三更加即更加全面扩大绩效评价范围,更加细致设置具有年度动态性、可获得性、可操作性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相关观测点,更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二、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特征分析

(一)以产生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

重大标志性成果指高水平、高质量、具有高显示度的成果,其不仅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创新之处。根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申报的相关要求,江苏省所有的大学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实力都可以通过竞争获得准入资格,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进而得到大量支持与资助。在现有的准入机制下,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导向重大标志成果的出现。该指标体系是对之前指标体系的超越,其对原有指标进行细分,且明确了不同指标的观测点。其中,师资队伍观测点包含高层次人才数量、高端创新团队数量等;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观测点包含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重大发展难题、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情况及典型案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情况及典型案例等。这些观测点实际上都指向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与研究,高水平其实质就是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产出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配套的政策措施为引导,各高校研究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工作方案,细化和落实具体建设措施,集中优质资源,着力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重要指标的团队攻关、重点突破。这实际上是将评价指标体系融入大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以之为目标形成学科合力,取得最大的人才效益、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评价指标,还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指导原则,在此体系下,一系列办学行为最终导向重大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相对性,不同学校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是不同的。由于不同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与学科体系存在差异,各自所产出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必然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在南京师范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总结中,标志性成果包括: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类学科数位居全国地方高校第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总数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一;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总数(人文社科类)位居全国第15名;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总数均居全省省属高校第一;等等。而在江苏师范大学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总结中标志性成果包括:6个学科和专业在全国评估中进入B档,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19个学科入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引培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14人;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等。两所学校虽然同为师范类大学,但因学校本身层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标志性成果。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根据高校水平的不同而具有梯度性,所以重大标志性成果也具有梯度性。

重大标志性成果本身就是创新性的体现,是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所促成的结果。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取得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而重大标志性成果正是这种高水平、高质量成果的典型代表。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破除了五唯四唯,从静态的度评价转变为动态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列举经典案例以支撑重大标志性成果,不仅突出了质量导向,还解决了大学身份固化问题,建立了基于绩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动态管理,形成了一种有进有出的竞争性秩序。在流动性竞争机制下,重大标志性成果不仅是高水平大学创新性的体现,更是实现大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导向。

从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布到各高校发展战略的调整,实际上是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变革,以追求重大标志性成果为主要目的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及其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转变将会带来大量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成为实现江苏高等教育高水平、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以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持和创新科研成果的支撑,而高水平大学评价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乎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的高低。只有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大学评价体系,才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高水平大学评价体系所评价的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还包括知识和制度条件。除了在高水平大学申报过程中要求重点(培育)支持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仅要具有前沿性、原创性,还要具有可运用性,即科学研究要面向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科技支撑外,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亦要求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并特别注重对相关典型案例的考查评价,而这便包含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创新和传承,通过外化于行培育出具有高素质的适应经济循环发展模式的优秀人才。当物质条件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时,知识和制度层面所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必须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调。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大学评价体系,实质上就是要形成经济与教育的良性互动,而高水平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则为两者的中介环节。需要强调的是,科技与知识的载体是人,人既是教育的核心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而高水平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需要面向人本身,亦需面向经济社会的发展。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是历史的人,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生产物质活动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人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因此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亦要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革演进。在知识经济时代,人除了衣、食、住、行以及其他物质生活资料外,还会有更新、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便要求人的生产活动与时俱进,同时这也赋予教育新的时代使命,即培养时代所需的劳动力”——创新型人才。新版绩效指标评价体系中相关指标都指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进而打牢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高端的研究平台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不断提高师生的科研水平;提倡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开拓师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师生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品牌专业和优势学科建设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前瞻性的创新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因此,人才战略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意义上,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得到充分体现:教育供给知识经济所需人才,人才推动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反作用于教育的进步,经济循环发展与人才的循环培养相互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水平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育评价的走向,高水平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很大程度上关乎人才与社会经济间的匹配度和适应性。因此,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水平大学评价体系应更具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而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正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大学绩效评价体系。

三、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及启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教育评价还存在评价层次过于单一、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和权威性等问题,且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尽如人意,缺乏对不同学校教育实践的深刻总结和归纳。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以及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亦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做的科学探索,其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

首先,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纵向与横向上进行了拓展,既扩大了评价指标的范围,也增加了评价指标的深度,还强调了高水平大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一级指标细节化为更多的二级指标,提高了教育评价的深度。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较为注重现实性的成果转化,这主要体现在专利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数量及案例、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及金额、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重大发展难题的典型案例等观测点中。与此同时,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较为注重对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与贡献度,这主要体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情况及典型案例、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情况及典型案例、智库服务决策的典型案例等观测点中。

其次,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更具科学性。其立足于经济发展需要将教育评价体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兼顾以人为本的教育属性,同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主体性、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台本身就是要解决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现实问题:一方面,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意味着对人才结构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教育所培养的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亦符合人本身发展要求的多元化、综合性人才。而过去式的评价体系以抽象的统一机制脱离了现实社会发展以及人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最后,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具合理性,较以往评价体系更具有针对性。一方面,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类型高校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尤其是文科类高校与理工科类高校。就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以及科学研究两个一级指标而言,重大科研项目、高端科研平台、高水平科研论文、重大科研获奖以及横向项目与经费等二级指标在文科与理科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科技成果转化更倾向于理工科类高校,而文化传承更倾向于文科类高校。因而针对此种差异,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提供案例,以案例证明文、理学科在一些方面的间接作用,实际上建立了具有学科特色的、以内容为指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采用分类支持,即对重点支持高校和培育支持高校分别给予不同的奖补资金,也采用分档支持,即对同类支持高校根据不同的绩效评价等次给予不同的奖补资金。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高校分类评价,为不同类型高校建立了同等平台竞争机制,从而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优势科学定位,通过相关激励确保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注重水平、质量、成效和贡献,坚持了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考查了高校建设基础和综合实力,也考查了高校建设成效和进步度;很好地贯彻落实了反五唯和清理四唯专项治理精神,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追求和方向。其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一是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指标采取一票否决制。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因而要将教育评价与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一流人才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方针,以教育评价体系引导高水平大学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意识形态指标贯彻其中;要体现党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质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在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四大专项等不同的指标均以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然而,如前所述,不同大学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与学科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而所产出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也不相同。为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评价体系需要保持一定的弹性空间,即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同一类型的高校也有不同的层次,因而同样需要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所以,就横向而言,推进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既要考虑共性标准,也要兼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色,同时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强化代表作典型案例评价,在构建统一的指标体系框架的同时保留高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就纵向而言,教育评价改革要兼顾同一类型高校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即构建具有梯度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评估奖惩机制,激励排名靠后的高校及其学科不断发展进步,最终构建一个动态、开放、多元、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要探索并推进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是针对评价对象进步幅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其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发展,指向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兼顾教育的过程与结果。中国高教学会会长杜玉波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教育评价必须要由对教育结果的评价转向兼顾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增值性评价,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活力。面对高校间发展的差异,教育评价应针对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构建一套梯度奖惩机制,以高校的进步幅度作为评价指标,给予一定的综合奖补,即将高校上一年度的发展情况作为下一年度的参照,以二者间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对象,构建动态评价体系,以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探索包括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在内的全过程评价体系,进而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观性。四是要加强教育评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不仅要站在全国的角度,更要放眼全球,与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对标的同时,以更严格的标准、更开阔的视野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进而引导高水平大学走出国门,与世界一流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推进高水平大学走向世界一流。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间交流合作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也更加明显,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因而,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借鉴国际教育评价标准,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制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部启动实施新一轮审核评估本科教育评价改革出硬招

                                      教育部(2021-02-0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作出整体部署和制度安排。这是继2014—2018年审核评估总体完成后,教育部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启动实施的新一轮审核评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改革推出的硬招实招。

《方案》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统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强化立德树人基础、指标和制度建设,增设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方案》明确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综合改革,推动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改革新进展,实现改革新突破,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方案》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以评估分类引导科学定位。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导向鲜明的两类四种“评估套餐”由高校自主选择。

《方案》要求以评估方法手段创新实现减负增效,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资源,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做全做深线上评估,做准做实入校评估。在专家线上集体会诊基础上,针对问题清单重点考察,减少入校评估人数、天数、环节,对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免于评估考察,当好医生教练,切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方案》突出以评估结果运用落实强硬度”“长牙齿,综合运用评估、督导、通报、挂钩和问责等举措,切实推进教育管理和教育治理效能提升。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门槛条件,增设问题清单,建立回头看督导复查机制,对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等问责措施,倒逼高校压实质量建设主体责任、持续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象为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合格评估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教育部将根据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象的数量、结构及分布,统筹制定配套政策和总体规划,选取不同类型高校开展评估试点后逐步推开,为十四五高质量完成审核评估奠定基础。 

 

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破”与“立”

张炜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2012

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总体方案》针对我国教育评价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列出了若干个“不得”禁令,符合教育逻辑规律,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同时,《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新的教育评价理念,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旧立新,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和落实到位。

要妥善处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破除传统管理主义思想的束缚,进一步增强教育评价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广泛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充分听取各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破除传统高等教育评价中简单化、单一化、工具化、功利化、过度量化等弊端,创新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方法,在科学凝练核心指标的同时,构建注重过程、突出增值、多元多维、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新的评价体系;破除科学主义评价范式的不利影响,避免单纯注重结果和以统一的量化指标体系去评价所有高校,全面发挥高等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检查、监督、诊断、选拔、管理等系统功能,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评价高校为“四个服务”所作出的贡献。

《总体方案》明确了对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改革思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规划了推进措施、工作抓手和方式方法。上述改革的对象不同、各有侧重,但又指向一致、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于改进学科评估。应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评价的基本定位和改革部署,着力提升“元评价”的水平和能力,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评价的组织机制、制度机制和价值机制及其所构成的评价治理机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使之更好地体现和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等要求,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更加有地位、更具话语权。

评价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主体价值判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培养导向,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优化对办学理念、培养定位、生源质量、培养过程、课程体系、毕业生质量等多视角多方位评价,着力使所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进一步加大教育评价后服务,拓展分析服务内容,充分发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功能,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反思与研究,多元运用评价结果。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评价现代化,大力强化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开展评价工作,有效为被评价单位减负。加强评估伦理和文化建设,提高专家评价能力。

高校之间的基础、实力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的任务和服务对象也各有侧重,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优势特色,这是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和发扬光大,也要坚持守正创新,根据时代需求变化加快转型发展。《总体方案》增强了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也体现了分类指导的方法论。高等教育评价应坚持统筹兼顾、分类设计,引导各高校充分挖掘传统,因地因校制宜,科学定位、各显其能,找准发展坐标,科学规划办学类型、规模和层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高校及其师生员工鼓劲加油、激励上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和新征程,更加需要现代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兴校治校的指挥棒,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理解和支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使得教育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任务。高校更要勇于走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前列,清醒认识教育规律、自身状态、努力方向和相应措施,按照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要求,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快院校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办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突破难点,不断总结经验和坚持不懈地推进,确保教育评价改革的安排部署落得准、落得稳、落得好。

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体制和机制,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塑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学习型社会。 

 

造就时代新人 明晰重点方向

陈骏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2012

    《总体方案》的公布,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曙光在前之际。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顺利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正转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新阶段。在这一伟大历史转折过程中,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但也伴随着新老交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学作为具有上层建筑属性的学术机构,必须勇挑重担,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课程作为大学生的“食粮”,是帮助莘莘学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第一课堂”,为造就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德立好了,就成为了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防火墙”。而立德树人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要建好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这“三类课程”。

    1. 提升思政课程。类属“公共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经过长期积淀已基本成熟。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在于要注入时代的新内涵,增强课程的立体化、感染力等方面,要让高深的理论链接当下的世情、国情和社情,要使教学内容观照大发展、大变革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实现新时代思政课程的华丽跃升。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把《总体方案》中规定的“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等要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提升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要以“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为指针,向全程全员全覆盖的课程思政转型,并非那么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而要履行好这一使命,就必须结合文史哲、经管法、理科、工科、体育、艺术等课程各自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避免重智轻育倾向。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课程要融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诠释课程原理与国情的关联;二是课程要介绍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家等的心路历程,反映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成败与得失,彰显他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态度和探索不止、永攀高峰的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三是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法规政策,培育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职业情操。总体要求是,即便是那些貌似与思政课程相关性不强的课程,也要实现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互补短长、殊途同归的协同效应

3. 提升隐性课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如影随形,无时刻地萦绕在我们周围,进而对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发挥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林林总总,精彩纷呈,但有一种文化却是立德树人这项民族复兴工程的重中之重,那就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魂。歌唱祖国、歌颂民族、赞美奋进在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不仅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新时代肩负立德树人这一光荣职责的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是当务之急

郝清杰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2012

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双一流”建设与建设成效评价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这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双一流”建设水平的当务之急,将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指明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从更为广阔的角度讲,制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加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引领全国各级各类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构建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在需要。但是,通过近两年的“双一流”中期评估和建设周期评估,我们却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倾向,需要我们加以重点解决和有效纠正。

不可否认,经过5年来的努力,我国“双一流”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办学治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也不可否认,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进入世界前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艰巨的任务。总结和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成效,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和深思的现象。一些高校在汇报建设成绩时,过于注重罗列数字和典型,如近几年来获得了多少科研经费,校园建设新增多大面积,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有大幅提升等,令人眼花缭乱,看上去很热闹,但缺乏深刻的经验总结和思想性的提炼,能够让人真正称赞的成绩不多。一些高校注重各类学术排名和奖项的数量,并且有意选取有利于本校的排名,奖项的选择也是避轻就重,多关注于国内高校之间的比较,缺乏与世界高水平大学比较的勇气和底气。一些高校取得的科研成果中,表层化、应用型、显性的科研成果比较多,深层次、基础性、颠覆型的科研成果少。一些高校在查找问题与不足时,强调客观理由多,如所处地域经济发展不景气,建设经费不充足,政府重视不够,社会支持不多等;剖析主观原因少,查找自身差距少,缺少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意识,缺乏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剖析,建议在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新形势、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新期盼、党和国家事业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既坚持高站位加强顶层设计,又坚持接地气注重贯彻落实。具体来讲,应把激励“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内生动力作为重点,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又高度关注职能部门和院系中层干部队伍的“中场发动机”这一关键环节。在重视办学规模和数量适度扩张的同时,更加关注总体质量和学科水平的有效提升,使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国家需要。在立足国情、彰显特色的同时,注重与世界一流高校对标,查找存在的明显差距与突出问题,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重视应用型和实用性研究的同时,避免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倡导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潜心科研精神。在争取政府和社会更多支持同时,多谋善断明思路,多练内功补短板,多措并举强弱项,激发学校上下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五唯”的本质是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

秦惠民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20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总体方案》所说切中要害。在教育领域中破“五唯”,就是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首先要“改进学科评估”,对教育的评价导向“破五唯”。因为教育评价是一个杠杆,对教育发展和如何办学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天天讲要重视教学,为什么对教学的重视就是不够?学校为什么会那么看重文凭?为什么会那么看重论文?为什么会那么看重人才的帽子?就是因为教育评价的导向使然。因为学科评估和大学排名要看这些东西。要看你的教师队伍中有多少洋博士,要看你的人才有多少帽子以及什么样的帽子,要看你的教师在国内划定期刊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要看你的教师有多少在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总体方案》中说,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但现实中没有一个指标性的东西来鼓励老师教书育人,我们应该认真改进教育评价,使之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引导教师努力教书育人。

《总体方案》要求“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我认为十分重要,不科学的评价势必导致不科学的结果和导向。

“五唯”的本质和要害是“唯”,就是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早就批评过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破五唯”,反对“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不是不要文凭、不要帽子,更不是不要论文,而是反对将其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反对“唯论文”并不是不要教师发表论文。鼓励教师发表论文,是高校激励教师努力进行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激励也是高等学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能绝对化、一刀切地反对鼓励教师发表论文,不能采取和“五唯”同样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来“破五唯”,即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对的。导向首先是价值导向,引导什么,反对什么,要符合中央精神和《总体方案》要求。要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改进评价。改进评价也要反对绝对化和形式化,不能一刀切。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才能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应纠正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对国外发表的绝对化、形式化和片面要求的问题。提倡和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SSCI发表论文,如何鼓励?这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问题。有的学校规定,没有 SSCI收录期刊发表,就不能评副教授和教授,将其规定为一个绝对化的门槛要求。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SCI收录期刊发文章和SSCI收录期刊发文章,性质是不一样的,自然科学或理工科在美国SCI发文章的意义不同于人文社会科学。在SCI发文的表征意义,可以说是其所探讨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前沿性或学术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民族性和国家性。我曾经有个硕士生专门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在SSCI收录期刊的发文情况,一个重要特点是这些文章研究方法比较符合美国规范,其中有些文章只是综述性、介绍性的有关中国发展的内容。从整体上看,难以得出这些文章都是学术前沿性研究的结论,亦难以判断这些文章都具有一流学术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尽管如此,提倡和鼓励在国外发表,仍然具有正面价值,毕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外发表的文章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但是,不能因此就将在国外发表论文绝对化,一刀切地将其定为一个门槛要求。这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导向问题。提倡和鼓励是一回事,但将其绝对化就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上一条:高教参考第58期 下一条:高教参考第56期